阿革寨
在今四川红原县东北。清雍正元年(1723)置阿革寨土百户。
在今四川红原县东北。清雍正元年(1723)置阿革寨土百户。
①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归州镇南。《方舆纪要》 卷78归州: 莲花滩 “在州西北二里”。②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八里红河中。《方舆纪要》 卷115蒙自县: 莲花滩 “在县南。为入安南
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西。《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新化司:六叠山在“司西十五里。盘回六叠,始至山顶,因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吉州置,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元贞元年(1295)改名吉安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吉州为路,治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市)。属
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西南)。八年(625)废。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西南)。辖境未详。八年废。
即今新疆富蕴、福海二县间之喀拉额尔齐斯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罕达海图河源处为库鲁图河,西南流百里为罕达海图河,又西南入额尔齐斯河。”
在今四川道孚县城西北尼措山脚。乾隆《雅州府志》: “噶达西北一百七十里地名灵雀寺,乃西藏往来之大道。”为康区黄教十三寺之一。清于此设宁安营。“灵雀”,藏语意为“向阳海”,因寺前有大湖泊,名尼(鱼)措(
①即今江苏如东县西马塘镇。1940年以后先后为苏中革命根据地如皋、如东县治。②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饶州鄱阳县:“东北四里有马塘,北六里有土湖, 皆刺史马植筑。”《明一统志》卷50
楚国之别称。《战国策》 卷3秦策: 张仪说秦王,“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即西周时楚国的别称。因其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县西)一带,故称。
清建,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南巴彦塔拉镇。1932年改名巴彦塔拉 (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甸子)。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罗星渡)。《方舆纪要》 卷 70珙县: 罗星渡堡 “元至元中亦尝设罗星长官司于此。后废。洪武中设堡,并调叙南卫官军戍守”。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