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位于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1月共产党人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的弋阳、横峰一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后,成立了赣东北红军,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崇安起义后建立了闽北革命根据地。1930年7月,两块革命根据地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和赣东北工农民主政府。1931年底形成了包括福建崇安 (今武夷山市),浙江开化,安徽婺源 (今属江西),江西弋阳、横峰、玉山、德兴、乐平、万年、浮梁 (今景德镇市) 和湖口等二十余县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红十军和以红七军团组成的抗日先遣队合编为红十军团,继续北上抗日,次年1月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攻下,遭严重损失,剩下的部队退回闽浙赣根据地,和当地人民一起,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猜你喜欢

  • 纳吉堡

    又作纳吉铺。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二十三年(1390)改为安庄卫。又称纳吉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即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镇宁府。洪武二十三年设

  • 广泽县

    隋开皇十年(590)改广德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仁寿元年(601)改名连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广德县置,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仁寿元年(601年)改

  • 吴兴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吴、丹阳二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浙江北部苕溪流域全境及江苏宜兴市。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城区。南朝梁末为震州治。旋罢震州,

  • 冷泉亭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元和末杭州刺史元建,初在泉池中央。白居易《冷泉亭记》:“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后为山

  • 马头寺

    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四十九里马头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三年(1853)二月,“归德府属之永城县有大股土匪啸聚薛家湖、马头寺等处肆掠”。

  • 姚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余姚市大部和慈溪市西部地。七年 (624) 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姚州都督府治。治所在姚城县 (今云南姚安县西北

  • 项公山

    即尹公山。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元丰九域志》 卷5: 处州遂昌县 “有项公山”。

  • 白河口汛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白河乡。清时郧阳府同知驻此。

  • 淹城

    春秋吴邑。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湖塘镇西南六里。《越绝书·吴地传》: “毗陵县南城,故奄君地也。” 《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淹城,“ 《旧志》: 其城三重,周广十五里,濠堑深阔。今外城多圮,内濠亦堙,惟内

  • 龙盖山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二里。《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龙盖山“在县东二里。县之主山也。与繍林,马鞍为三峰,俱错列江滨。《水经注》:‘大江右有龙穴水口’。今龙盖山上有石湫,号龙穴水,下流入江。相传唐李卫公征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