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城县

金城县

①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西北西固城。《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注引应劭曰: “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 臣瓒曰: “称金,取其坚固也。” 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西秦曾迁都于此。北魏废。隋大业初改子城县复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隋末改名五泉县。唐咸亨二年(671) 复名金城县,为兰州治。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五泉县。

②北魏初置,属金城郡。治所在龙支堡 (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西魏废帝二年(553) 改名龙支县。

③北周置,为旭州通义郡治。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美俗县。

④唐武德二年 (619) 改因城县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北。天宝元年 (742) 改名敷政县。

⑤唐武德四年 (621) 分涟水县置,属涟州。治所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二十里。贞观元年 (627)废。

⑥唐景龙二年 (708) 改始平县置,属雍州。治所在马嵬城 (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元和志》 卷2: “景龙二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中宗送至此县,改始平县为金城县。” 开元元年 (713) 属京兆府。至德二载 (757) 改名兴平县。

⑦唐乾元二年 (759) 改广武县置,属兰州。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后地入吐蕃,废。

⑧唐末置,为应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乾符间移治今应县。明洪武初废。《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应州马军都指挥使金城郭崇威亦耻臣契丹,挺身南归”。胡三省注: “按此非兰州之金城,乃应州之金城县也。”

⑨北宋置,为羁金城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河池市。元废。

⑩1919年8月改金县置,属甘肃兰山道。治所即今甘肃榆中县。同年10月改名榆中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属金城郡。十六国前凉为金城郡治,西秦乞伏乾归称河南王迁都于此。北魏废。隋大业初改子城县为金城县,治今兰州市。为金城郡治。后改为五泉县。唐咸亨二年(671年)复改为金城县,为兰州治。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五泉县。(2)北魏置,治龙支堡(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西魏改为龙支县。(3)北周置,治今甘肃省碌曲县东。为通义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美俗县。大业初又改为洮源县。(4)唐武德二年(619年)以因城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甘泉县西北。天宝元年改名敷政县。(5)唐武德四年分涟水县置,治今江苏省涟水县北。属涟州。贞观元年(627年)仍废入涟水县。(6)唐景龙四年(710年)以始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兴平市。唐中宗于是年送金城公主入蕃,别于此,因名。属雍州。至德二载(757年)改今名。(7)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广武县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属兰州。广德元年(763年)地入吐蕃后废。(8)五代唐明宗以其出生地金凤城为金城县,治今山西省应县东。为应州治。北宋乾符中迁治今应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入应州。(9)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金城江镇。为宜州所领羁縻金城州治。元废。(2)旧县名。1919年改金县为金城县,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同年又改为榆中县。


猜你喜欢

  • ①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南。《左传》:定公九年(前501),“齐侯致禚、媚、杏于卫”,即此。②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禹州市北。《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子朝之师攻瑕及杏, 皆溃”。古邑名。

  • 吉安镇

    ①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方舆纪要》卷103潮阳县:吉安镇“县西北七十里,地名贵屿村,有巡司”。②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大安乡。明属思恩县,于此置吉安镇巡司。(1)在重庆永川市西南部。面积25

  • 九十九曲水

    在今江西上犹县东北。《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九十九曲水“源发上犹县东北四十里,西南流合县水入章江。其湾九十九,故名”。《清一统志·南安府》:九十九曲水“在上犹县东北四十里。源出上坪,西南流入益浆水,

  • 东科寺

    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约五十里。民国许公武《青海之志略》第七章:东科寺“当日月山之中途。寺土之广, 田租之多,佃户之众,为青海蒙旗各寺院所不及。因其势力甚大,每年收入极丰,环寺肥沃之地,均为其购卖,约计一

  • 乌白池

    乌池、白池二盐池的合称。在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元和志》卷4盐州五原县:“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今度支收粜,其瓦窑池,细项池并废。”

  • 宝峰山

    ①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北三十五里宝鼎山。《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 宝峰山 “在大足县东三十里。有龛岩、道者赵智凤修行之所”。②又名白马山。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十里。《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白马山,“

  • 青山寺

    又名焦王祠。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十五里青山西麓。今青山东麓犹存焦城故址。东汉灵帝建宁间封焦王为青山君,并立有焦王祠碑。北宋宣和三年 (1121) 加封焦王为惠济公,焦王祠始有惠济公庙之称。后经明清两代重

  • 抚彝厅

    清乾隆十八年(1753)置,属甘州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蓼泉乡。1913年改为抚彝县。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治所即今甘肃省临泽县西北旧临泽。1913年改名抚彝县。

  • 通惠河

    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1291—1292)郭守敬主持开凿,在今北京市东。源于今昌平县白浮诸泉,导使循西山山麓折南瓮山泊 (今昆明湖),东南流经大都城 (今北京城),东出入通县注入北运河。《元史·河

  • 岭头寨

    即今福建霞浦县南岭头。清有把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