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州

郑州

①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②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颍州置,治所在颍川郡 (治颍阴城,今河南许昌市)。辖境相当今河南许昌、禹州二市及鄢陵、长葛、临颍、扶沟等县地。北周大定元年 (581) 改为许州。

③隋开皇三年 (583) 改荥州置,治所在成皋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大业二年 (606) 移治管城县 (今郑州市)。三年 (607) 改为荥阳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郑州,移治虎牢 (今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贞观七年 (633) 还治管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荥阳、新郑三市及中牟、原阳等县地。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丰八年 (1085) 复置。元属汴梁路。明初省管城县入郑州。1913年降为郑县。


(1)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置,治颍阴县(今河南许昌市)。北周改为许州。(2)隋开皇初改荥州置,治成皋县(后改汜水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大业二年(606年)治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三年改为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虎牢城(今汜水镇)置,贞观七年(633年)移治管城县(今郑州市)。天宝初改为荥阳郡,乾元初复为郑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荥阳、新郑、中牟、原阳等市县地。其后辖境屡有变化。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属京西北路。金属南京路。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初废管城县入州,属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属河南省。十二年仍属开封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荥阳等市县地。1913年改为郑县。


猜你喜欢

  • 雁翅㘰门镇

    亦作雁翅陡门镇。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15: 宣城县北有雁翅斗门渡。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北有雁翅窦。

  • 荧泽

    ①即荥泽。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597),楚潘党逐晋魏锜,“及荧泽”。即此。②亦作荥泽。在今河南浚县西。《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狄人伐卫,“战于荧泽,卫师

  • 平安关

    在今湖北房县西。《方舆纪要》卷79房县“房山关”条下:“《志》云,县西境有平安关。宋咸平五年置。”

  • 三鸦路

    自河南南阳盆地循今白河支流口子河谷北行,逾伏牛山分水岭循瀼河谷抵鲁山,为南阳北通汝、洛之捷径。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南阳郡向城县:“北重山在县北,即是三鸦之第一,又北分岭山,岭北即三鸦之二鸦也,其第三

  • 介根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紧邻胶州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齐崔杼“伐莒,侵介根”。杜注:“介根,莒邑。今城阳黔陬县东北计基城是也。”西汉置计斤县。古邑名。又名计斤。周时莒国都,

  • 巨鹿镇

    即今河北衡水市西南三十四里巨鹿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衡水县图:西南有巨鹿镇。

  • 慈化寺塘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二十里慈化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当阳县东南有慈化寺塘。

  • 周家崄镇

    即今陕西子洲县西周家崄镇。清光绪《绥德州志》 卷2 《堡寨》: 周家崄镇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

  • 南兖州

    ①东晋元帝侨立兖州于京口 (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名南兖州。元嘉八年(431) 移治广陵县 (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辖境相当今江苏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及安徽凤阳、滁州以东地。其

  • 孙姑那

    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为古代横断半岛路线主要港口之一。见《郑和航海图》。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作宋脚。谢清高《海录》始作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