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丽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百里那丽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东南有那丽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百里那丽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东南有那丽墟。
①即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白沙镇。地当黄石溪水入闽江之口,为通闽清县要道。明、清有驿丞驻此。②即今湖北长阳县西北白沙驿。《资治通鉴》:隋开皇八年(588),大举伐陈,遣“王长袭引步卒自南岸击昕别栅,大将军刘
亦称巴西寺。清建,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巴西乡南纳日山。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8月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判张国焘分裂中央的罪行,决定红军继续北上。史称 “巴西会议”。1958年—1961年为
即今河北威县北七级镇。明嘉靖《威县志》卷2:七级集“在县北七十里”。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云州置,属葭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明正统八年(1443) 迁治今神木县。清乾隆元年 (1736) 改属榆林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东
北宋置,属地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大观元年 (1107) 改为归仁县。
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六陈镇西南大妙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南有大妙墟。
明置,属黎州安抚司。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 “又有椒子关,路通长河西等处。”
即今广西北流市南九十五里六麻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南有六麻墟。
在今福建厦门市西南海沧镇。《清一统志·漳州府》:安边馆“在海澄县东北二十里海沧澳。明嘉靖九年置,委通判驻守。四十三年,寇吴平巢于此,都督戚继光讨逐之,及县置守而罢。馆毁于贼。崇祯中更筑,名曰观化堂”。
即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镇。《清史稿·地理志》 汶上县: 有县丞驻南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