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口北市
一名通海口市。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六十四里通海口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沔阳州 (治今沔城镇) 西有通海口北市。
一名通海口市。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六十四里通海口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沔阳州 (治今沔城镇) 西有通海口北市。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清初设掌寨。
亦名旺清门。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清一统志·兴京》:兴京边门“在城东南,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
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南峛屿镇。清嘉庆 《云霄厅志》 卷1 《坊里》 有烈屿。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白地。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雅尔,顶也。博罗克,黑帐房也。巴勒,威也。底,小也。”
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东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峡江县:沙坑砦“在县治(治今巴邱镇)东北。明初,常遇春讨熊天瑞于赣江,至临江,平沙坑、麻岭、牛皮诸山砦是也”。
①即武担山。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②即古紫岩山。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方舆胜览》 卷54汉州: 武都山 “在绵竹县。即蜀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方舆胜览》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宣城。一峰为叠嶂楼,一峰为谯楼,一峰为景德寺”。《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陵阳山 “在府城内。冈峦盘屈,孤峰秀拔,为一郡之镇。宋郭祥正诗
秦置,在今广东阳山县东北锣寨岭上。《史记·南越列传》:“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谿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元和志》卷29阳山县:“故关在县西北四十里茂溪口……北当骑田岭路。”秦置,在今
即今贵州晴隆县。《方舆纪要》卷123安南卫:安南城“今卫治。洪武十七年,置尾驿。二十年,置尾递运所。二十一年,置尾站及尾洒堡。二十三年,置卫治江西坡。二
即汉代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县西北巴里坤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4:巴尔库勒淖尔,“旧音巴里坤淖尔。在镇西府城西北十五里。周一百二十余里。源出天山北麓,西北流百余里。汇为巨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