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水县

赤水县

①东汉马防所筑索西城,北魏于此置赤水县,属临洮郡。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水经·河水注》:“洮水又东北流,屈而径索西城西, ……俗名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北周废。

②隋开皇八年(588)置,属合州。治所在今四川合川市西北一百余里。一说在今铜梁县西北安居河边。《元和志》卷33赤水县:“分石镜县于今县西二里置县,因水为名。”大业初属涪陵郡。唐武德初属合州,并迁治于故县东二里。天宝初属巴川郡,乾元初复属合州。北宋熙宁四年(1071)废, 七年(1074)复置,治所在今合川市西北一百三十里赤水乡(万寿场)。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入石照县。

③隋大业五年(609)置,为河源郡治。治所在赤水城(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一说在今青海共和县治南古树郭城)。隋末废。

④1913年改赤水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赤水市。1923年直属贵州省。1990年改设赤水市。

⑤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广昌、石城二县析置,驻赤水张家祠(今江西广昌县南赤水镇)。因驻地赤水为名。1934年6月与广昌县合并为广赤县。

⑥1935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赤淳县西区改置,治马家山(今陕西淳化县西北马家乡)。取“赤化三水”(栒邑县旧名三水县)之义。1937年2月迁赵家庄(今淳化县西北北城堡乡赵家)。后徙马庄桥(今陕西旬邑县南马庄桥)。1941年还治马家山。1949年撤销,并入淳化县。


(1)古县名。(1)北魏于索西城置,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属河州。北周废。(2)隋开皇八年(588年)置,治今重庆市铜梁县西北。属涪陵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治所东移,仍在今铜梁县西北。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废,七年复置。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废。(3)本吐谷浑赤水城,在今青海省共和县南曲沟。隋大业四年(608年)破吐谷浑,次年置县。为河源郡治所。隋末地复入吐谷浑,废。参见“赤水城(3)”。(2)旧县名。(1)1913年改赤水厅置,治今贵州省赤水市。1990年撤销,改设赤水市。(2)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由广昌县南部及石城县北部高田、木兰一带析置,治今江西省广昌县赤水圩。县因以为名。1934年撤销,并入广赤县。(3)川陕苏区设。1935年初由四川省平武县东北部青川分县一带析置。同年3月红军北上后撤销。(4)陕甘苏区设。1935年由陕西省赤淳县西区与栒邑县一部分析置,治今淳化县马家山。1937年迁赵家庄(今属淳化县),后迁马庄桥(今属旬邑县),1941年仍迁回马家山。1949年撤销,并入淳化县。


猜你喜欢

  • 广洋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广洋湖“东西十里,南北三里,东南通沈垛港,入博支湖,西南接漳河,北连章思荡,东北会三王沟。县境之水,多汇于此。东北达射阳湖,以注于海”。

  • 始康郡

    东晋安帝时因关陇流民置,属益州。寄治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南朝梁移治今新都县南一里。西魏废。

  • 蒙馆镇

    北宋置,属蒙城县。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一》: 蒙馆镇 “即古蒙县”。

  • 三汇坝镇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三汇镇。清光绪《合州志》卷4:三汇坝“距城一百里”。

  • 固堤镇

    即今山东潍坊市寒亭镇北二十里固堤镇。一作固底镇。《金史·地理志》: 北海县有 “固底镇”。即此。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中部。面积59.4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固堤,人口 46

  • 宏村

    在今安徽黟县东北二十五里际联乡,北通太平等地,始建于南宋绍熙初(1190)。现存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布局较为完整,古民居建筑也较多。在安徽省黟县城北11千米。古村落沿曲折小溪两岸和村中月塘和村南南湖分布,

  • 都梁驿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莲塘。《寰宇记》 卷16泗州盱眙县: “都梁驿宫在县东南十五里。隋开皇六年,炀帝在都梁山避暑,回向扬州,因此路置,向东一百一里入扬州高邮界。”

  • 辛砦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辛寨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东南有辛砦。

  • 苏基镇

    即今河北海兴县治。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苏基镇。1965年于此设海兴县。在河北省海兴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苏基,人口2万。明永乐二年(

  • 奇沙州都督府

    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护时犍国遏蜜城 (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席巴尔甘南)。8世纪中废。唐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护时犍国遏密城(今阿富汗希比尔甘南)。公元8世纪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