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斤卫

赤斤卫

亦作赤金蒙古卫。明永乐八年(1410)升赤斤蒙古千户所置,治所即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后废。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置赤斤卫,雍正四年(1726)裁。


又作赤金卫、赤金蒙古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元故丞相苦木子塔力尼归附,以其部设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八年升为卫,其地即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赤金。正德中为吐鲁番所破,部人内迁肃州南山(今酒泉市南祁连山)。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复置。雍正初改为赤斤蒙古千户所,乾隆七年(1742年)复为赤斤卫,二十四年并入玉门县。


猜你喜欢

  • 洵阳县

    西晋太康四年 (283) 改旬阳县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南朝宋复改旬阳县。西魏又改洵阳县,为洵阳郡治。隋属西城郡。唐属金州。元废。明洪武三年 (1370) 复置,属兴安州。移治今

  • 大演银场

    北宋置,属剑浦县。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大演。《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剑浦县及《宋史·地理志》南剑州剑浦县皆有大演银场。

  • 黄金庄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十里黄金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清河县图: 东北有黄金庄。

  • 永利州

    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化州都督府。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后废。

  • 六安卫

    明洪武初置,属直隶。治所在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市)。后废。

  • 巴斗山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巴斗山“高入云表,登其巅者盛夏挟纩,俯视乾、凤、泸、麻苗寨民村,历历在目,绵亘数十里。东之五里坪,西之军田坪,南之踏虎,北之狗岩,

  • 武乡郡

    ①十六国后赵置,治所在武乡县 (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武乡、沁县、襄垣、左权等县地。北魏延和二年 (433)改为乡郡。②北魏孝昌二年 (526,一说西魏) 置,属华州。治所

  • 永平陵

    东晋穆帝司马聃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幕府山南麓。《清一统志·江宁府二》 引张敦颐《六朝事迹》:晋穆帝永平陵“在幕府山之阳”。

  • 新城县

    ①西汉高帝元年 (前206) 改咸阳县置,属雍国,次年属中地郡。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附近。七年并入长安县。②东汉改新成县置,属河南尹。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西晋属河南郡。东魏为新城郡治。隋开皇

  • 清居山

    亦作青居山。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西嘉陵江东岸。《舆地纪胜》 卷156顺庆府: 慈云寺“在州南四十里清居山。……山有三峰,下瞰四水,古迹二十四处”。清居郡、清居县以此名。《方舆纪要》 卷68顺庆府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