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城县

赤城县

①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赤城堡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赤城县。民国初属直隶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1958年废入龙关县,1960年复名赤城县。

②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由商城县改名,治所即今河南商城县。1932年复名商城县。


(1)旧县名。鄂豫皖苏区设。1929年由河南省商城县北部析置。1932年撤销,仍并入商城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北部,东南邻北京市。属张家口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人口28.5万。辖9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赤城镇。因赤城山得名。相传古赤城为蚩尤所居。《读史方舆纪要》:赤城堡“其地有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赤城山“堡东五里,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最得形胜,盖即此山矣”。春秋战国属燕国上谷郡。秦为沮阳县地,属上谷郡。西汉置女祁县,治今县南,东部都尉治此。东汉省入下洛县。北魏置御夷镇。隋为怀戎县地,属涿郡。唐长庆二年(822年)置龙门县,属新州。辽增置望云县,属奉圣州。金改属德兴府。元升望云县为云州,后以龙门县改置望云县。明废州置赤城堡,并改望云县为龙门卫,属宣府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龙门卫为龙门县,以赤城堡置赤城县,属宣化府。1914年改龙门县为龙关县,属直隶省口北道。1928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8年赤城县并入龙关县。1960年县人民政府迁今址,龙关县改名赤城县,属张家口市。1961年划归张家口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复属张家口市。地处冀北山地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有白河、黑河、红河等。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谷子、玉米、马铃薯、莜麦等。多森林,为省林业重点县。特产蕨菜、榛子。有化肥、水泥、建材等厂及金、铁、石墨矿。112国道及赤宝、沙三公路经此。古迹有重光塔、赤城温泉、古长城、滴水崖。


猜你喜欢

  • 社子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西北。原为高山族平埔人麻少翁社地,后简称社子。据传清雍正三年(1725)起即有粤、闽移民来此拓垦。

  • 灵山道

    即灵关道。西汉武帝时开。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沿小相岭东麓,至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南行至西昌市。《资治通鉴》:西汉元光五年(前130),“通零关道,桥孙水, 以通邛都”。胡三省注“《班志》:零关属

  • 陈家河

    旧地名。在今陕西铜川市东约五十里。产煤。民国时已开采,面积二十余亩。

  • 鲁阳山

    在今河北东光县西南。唐李颀 《放歌行答从弟墨卿》 诗中 “举头遥望鲁阳山,木叶纷纷向人落”。即指此。《方舆纪要》 卷13东光县 “天胎山”条下载: “县西南境又有山曰鲁阳山,皆冈陇之属也。今亦湮废。”

  • 岩绿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统万镇置,治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太和十一年 (487)为夏州、化政郡治。西魏大统十二年 (546) 为弘化郡治。隋为朔方郡治。唐贞观二年 (628) 改为朔方县。

  • 大金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改西臼巡司置,属福宁卫。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大京。清康熙三年(1664)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大京城堡。属福宁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 可木儿温都尔山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西拉木伦河源处。《元史·特薛禅传》:“申谕按陈曰:‘可木儿温都儿、答儿脑儿、迭蔑可儿等地,汝则居之。’”

  • 乾齐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三国志·魏书·张恭传》: 黄初元年 (220),“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

  • 西路右翼前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

  • 滦阳营

    即车后营。在今河北迁西县北五十里滦阳乡。《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三屯营” 条下: “滦阳营,《郡志》 谓即辽所置滦河县也。县属泽州,金废。明初置滦阳营于此。隆庆初亦为三屯营兵驻顿处,改今名 (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