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资山

资山

①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舆地纪胜》 卷88枣阳军: 资山 “其上深邃阔远,居于其间者可以耕种。修竹大木,环山之民皆资焉,故以为名”。

②又名独秀山。在今四川资阳市西南三里。《方舆胜览》 卷63资州: 资山 “在资阳县。范淳甫诗:资山岩谷多神仙,鸾车凤马随风烟”。《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山在 “县西南三里。迥然秀拔,一名独秀山”。


集镇名。在湖北省枣阳市东南部。属王城镇。人口3000。为原资山镇人民政府驻地。《舆地纪胜》:“其上深邃阔远,居于其间者可以耕种,修竹大木,环山之民皆资焉,故以为名。”一说,清人姚资山在此定居,故名。资山河流经镇境。主产稻,还有小麦、棉花和油料作物。盛产茶叶、板栗等。有农具修造厂和建筑业等。有公路接316国道。


猜你喜欢

  • 广宗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巴润别立镇境内。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因地处定远营(后改名巴彦浩特)南,俗称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

  • 阙西县

    南朝宋改厥西县置,属随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 南齐属随郡。 北魏改㵐西县。古县名。南朝宋改厥西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属义阳郡。北魏改名㵐西县。

  • 达巴库湖

    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小兴凯湖。《清一统志·吉林一》:达巴库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兴凯湖之北。周围三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兴凯湖之北有小湖,一曰达巴达库,亦称小兴凯湖,距大兴凯湖约

  • 寒泉陂

    在今河南开封县西。《诗经·邶·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寰宇记》 卷1开封府俊仪县: 寒泉陂 “在县西十六里。……其水冬夏常冷,因曰寒泉”。

  • 张溪镇

    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张溪镇。清《乾隆内府舆图》:建德县北有张溪镇。在安徽省东至县中部、黄湓河东岸。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张溪,人口 1513。因黄湓河又名张溪,镇以溪名。1952年置

  • 西寨

    即今甘肃岷县西北五十七里西寨乡。清康熙《岷州志》疆域图:西北有西寨。

  • 阴地

    春秋晋地。西起今陕西商州市,东至河南嵩县,北起黄河,南至秦岭山脉。今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左传》宣公二年(前607),“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杜注:“阴地,晋河南山北, 自上洛以东

  • 沙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神仙暗沙。1935年命名为沙滩。1947年改名神仙暗沙。

  • 矾 (礬) 石山

    在今湖北竹山县北。《舆地纪胜》 卷86房州: 矾石山 “在竹山县北。旧云山有矾石,其白如雪”。《方舆纪要》 卷79竹山县 “上庸山” 条下: “其在县北十里者曰矾石山,旧产矾。”

  • 巴蔓子墓

    俗称将军坟。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东北民生路侧德兴里与莲花池交界处。巴蔓子为战国时巴国人。据《华阳国志·巴志》 记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