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氏
春秋部落。后灭于楚。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左传》: 成公六年(前585),“蛮氏侵宋”。又,昭公十六年 (前526)一月,“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
春秋部落。后灭于楚。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左传》: 成公六年(前585),“蛮氏侵宋”。又,昭公十六年 (前526)一月,“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
今北京故宫正门。明、清紫禁城正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四年(1647)重修。城门高8米,下有高大砖石墩台通高37.95米,向左右伸展,建殿阁五座,称五凤楼。主楼面宽九间,重檐庑殿顶。左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清王定安 《湘军记》卷16平捻篇: 同治五年 (1866),“张树栅击东捻于德安之新家闸,败绩,死之”。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清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任柱、赖文光部屯此,淮军张树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境。《方舆纪要》 卷27贵池县 “乌石山寨” 条下: “又城山寨,在府西百三十里。元末,建德土豪罗友贤聚众保障,遂为乱。至正二十年,我师取建德,以友贤归。二十二年,友贤复据城山寨以叛
一名璧山。在今四川璧山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33璧山县: “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壁山,至德二年置县,因山为名。”
又名洛女陂。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清一统志·西安府》: “洛女陂” 条引 《三辅旧事》: “洛女冢南有洛陂,俗号曰洛女陂。”
在今浙江嘉善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1嘉善县: 查家荡“在县东三十六里。《志》 云: 由分湖东出,即查家荡也。又北而东入章练塘”。
在今山西岚县北。《方舆纪要》卷40岚县:乏马岭寨“在县北六十里,与岢岚州接界。有城周三里。洪武九年亦调镇西卫官兵守御”。清初废。
即今新疆塔城市。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元史·世祖纪》: 至元十九年 (1282) 三月戊子,“立塔儿八合你驿,以乌蒙阿谋岁输騬马给之”。
①在今湖南武冈县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宝方山”条下:连山“峰峦连接,其上高平。昔人避兵处”。②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北。《方舆纪要》卷110万承州:连山“在州北”。③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南
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卫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及所辖静海县、河北青县、沧州、南皮以东,及山东庆云县以北地。九年(1731)升为天津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津卫置。治今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