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舍池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唐樊绰《蛮书》 卷5: 蒙舍川 “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称蒙舍池。今已不存。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唐樊绰《蛮书》 卷5: 蒙舍川 “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称蒙舍池。今已不存。
隋大业六年(610)置,治所在新伊吾(今新疆哈密市)。隋末废。唐天宝初改伊州为伊吾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伊州。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辖境约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北宋置,属信宜县。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怀乡镇。在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怀乡。北宋属信宜县。
金大定七年 (1167) 改望都县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南。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次年复置,属平滦路。四年 (1267) 又废。古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望都县置,治今河北省卢
即清净化城塔。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11号。是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为西藏班禅六世修建的衣冠塔。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接淳安县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3淳安县: 县境 “东北到分水县界八十六里,以塔岭为界”。②在今广东始兴县西。《方舆纪要》 卷 102始兴县: 塔岭 “在县西十里。巍然耸峙,上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会泽县北部。
即今江苏沭阳县西北四十里阴平乡。《寰宇记》卷22谓此为汉、晋阴平县治。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西南部。面积90.6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阴平,人口1.1万。西汉为阴平侯国,故名。1949年1
1914年由南路道改置,属奉天省。治沈阳县(今辽宁沈阳市)。辖境约当今辽宁彰武、新民、黑山、北镇、义县、葫芦岛、凌海、兴城、绥中等县市以东,西丰、清原、铁岭、沈阳、灯塔、辽阳、鞍山、海城、大石桥、盖州
唐置,属鄯城县。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湟水南岸。《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 临蕃城 “又西六十里有白水军、绥戎城”。后没入吐蕃。
北魏析弋阳县置,属弋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北齐改为定城县。古县名。东魏分弋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潢川县,属弋阳郡。北齐时,与北弋阳县合并改为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