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茶陵县

茶陵县

西汉武帝封长沙王子刘訢为侯国,后改为县,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湘东郡。隋废。唐圣历元年 (698) 复置,属衡州。移治今茶陵县。南宋绍兴九年 (1139) 升为茶陵军。元复改县。至元十九年 (1282) 升为州。明初又降为县,属长沙府。成化十八年 (1482) 复升为州,1913年改为茶陵县,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东部、湘江支流洣水流域,东邻江西省。属株洲市。面积 2507 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9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治今八团乡古城营(俗称茶王城),属长沙国。《元和郡县志》云:“因南临茶山,县以为名。”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属湘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湘潭县。唐迁县治于今县城。武德四年(621年)再置,属南云州。贞观九年(635年)废。圣历元年(698年)复置,属衡州。五代晋属楚潭州长沙府。北宋属衡州。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升为茶陵军。后复为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为州,属湖广行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降州为县。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县为州,属长沙府。1913年改为县。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27年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同年11月于茶陵县城建立茶陵县苏维埃政府,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称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1949年属衡阳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59年与酃县合并,称茶陵县。1961年酃县复原建制。1968年属湘潭地区,1983年属株洲市。地处湘东山地南部。洣水、茶水、沔水、洮水、马伏江等河流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为主,甘薯、棉花、苎麻、花生、茶叶次之。大蒜、生姜、白芷久负盛名,有茶陵“三宝”之誉。林产多松、杉、南竹、油茶。矿产有煤、铁、钨,并有铅、锌、锡、萤石、石灰石等。有机械、建材、采矿、轻纺等业。省属湘东钨矿、湘东铁矿设境内。湘东铁路、106国道过境,茶永公路东通江西省。洣水常年通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纪念地有1927年中共茶陵县委会旧址福音堂、列宁学校旧址毗塘书院等。名胜古迹有铁犀亭、秦人古洞、赤松坛、皇雩仙等。


猜你喜欢

  • 汶州

    北周保定四年(564)改梁绳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汶县西北)。《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州“取汶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北川、汶川诸县。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蜀州。北周保定四年(564年)

  • 市西河

    即今浙江平湖市内之平湖塘。《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市西河“在县治西。源自府城东之汉塘,东流五十余里经此,又东入于当湖”。

  • 阳武县

    ①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二十八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汴水南一里(今河南中牟县西北)。隋开皇五年(585)还旧治,属郑州。大业初属

  • 官阁

    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六十里香积山香积寺侧。唐杜甫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诗云: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回添愁。”

  • 杭村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新杭镇,东北接江苏、浙江二省界。明置杭村巡司。在今安徽省广德县北。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

  • 答那思里

    马来文意为 “花地”。即今缅甸南部的丹那沙林。为古代南海重要贸易港之一。见 《郑和航海图》。

  • 归化城

    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明封顺义王俺答在其驻地建,万历三年(1575)赐名归化城(取“归附王化”之意)。蒙古名库库河屯(意为青城),俗呼大板升。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清代迭经扩建,

  • 万劫江

    今越南东北部河北省境之陆岸河。《元史·安南传》:“兴道王(陈峻)、范殿前(范海崖)领兵船复聚万劫江口。”

  • 崇业郡

    建置不详。北周属隋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内。隋初废。

  • 李渠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新唐书·地理志》 袁州宜春:“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刺史李将顺凿。”《清一统志·袁州府》:李渠“在府城西。源出官陂口……《府志》,元和四年,李将顺守袁州。时州多火灾,居民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