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岭
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民国《宁安县志》卷1:老松岭在“县城正南一百八十里,高十里、五里不等,长数百里,系额穆西老爷岭来脉,山产多枝柴,山顶有关帝庙,建筑宏敞”。
在吉林省东部汪清县东境。山体以花岗岩为主,南段多火山岩。以低山、中山为主,一般海拔800~1000 米。有老松峰(1115 米)、大顶子(1097 米)、突坡顶(秃老婆顶子,1035 米)等主要山峰。为嘎呀河与穆棱河、绥芬河分水岭。多原始针阔混交林与次生杨、桦林。建有林场。
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民国《宁安县志》卷1:老松岭在“县城正南一百八十里,高十里、五里不等,长数百里,系额穆西老爷岭来脉,山产多枝柴,山顶有关帝庙,建筑宏敞”。
在吉林省东部汪清县东境。山体以花岗岩为主,南段多火山岩。以低山、中山为主,一般海拔800~1000 米。有老松峰(1115 米)、大顶子(1097 米)、突坡顶(秃老婆顶子,1035 米)等主要山峰。为嘎呀河与穆棱河、绥芬河分水岭。多原始针阔混交林与次生杨、桦林。建有林场。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西晋废。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置,属南清河郡。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北齐属平原郡。隋属武阳郡。唐属博州,长寿二年 (693) 改崇武县,神龙元年
即今山西临县南碛口镇。民国时设县佐。在山西省临县西南端。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头,人口2500。因处湫水河注入黄河入口处,其稍南有大同碛,故名碛口。1949年为临县十一区,1
元置,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北。
①元置,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元、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六十里石桥镇西南。为佛图关锁钥。明万历间,永宁安抚奢崇明叛乱,占据重庆。《明史·秦良玉传》:良玉率军平叛,攻重庆,“乃还军攻二郎关,
唐大历五年 (770) 改业州置,治所在峨山县 (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市)。五代时废。
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九十里上肥地满族乡。民国《开原县志》图:东南有下肥地。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开原县: “县属下肥地,在八棵树南四十五里。户数三百,人口一千九百。”
一名延寿城。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水经·洛水注》:休水又“东届灵星坞”。《寰宇记》卷5缑氏县:“灵星坞,一名延寿城。卢氏《嵩山记》云:‘此坞有道士浮邱公接太子晋登仙之所也。’”
又作金江。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金江街。清设金沙县知事。民国初改金沙县佐。
亦作泰屿镇。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秦屿镇。明设巡司于此。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