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屯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
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年)右佥都御史王三善进兵红崖,即此。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
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年)右佥都御史王三善进兵红崖,即此。
隋大业元年 (605) 改江阳县置,为泸州治。治所在今四川泸州市。《寰宇记》 卷88泸州:“远取泸川为名。” 县以此名。三年 (607) 为泸川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为泸州治。元至元二十年(1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置,属荆州。治所在溇中县(今湖南慈利县西三官寺乡)。《宋书·州郡志》:天门太守“充县有松梁山,山有石,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努(弩)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门’,因此名郡”。西晋治所
即今山东广饶县北四十里花官乡。民国《续修广饶县志》卷1:花官乡有花官庄。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 黄喜冲在 “卫东北三十里。又东北四十里为塔儿冲”。
明洪中改普济州置,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清以后废。清康熙年间改普济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属宁远府。后废。
①东晋置,属东官郡。治所即今广东海丰县。以海产丰盛而名。隋改属龙川郡。唐属循州。五代南汉属祯州。宋属惠州。元属惠州路。明属惠州府。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②明永乐初改东无棣县置,属武
即弓门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十二月,“韩保贞闻安思谦去,亦退保弓川寨”。
即拉巴随城。今西藏加查县西拉绥。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塔克博,旧地名。拉谓佛。索勒,供养也。于塔克博之固鲁布汗供佛处建城,故名。”
南朝梁承圣中置,治所在曲江县(在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清一统志·韶州府》:“时有衡州治含洭,故谓此为东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韶州。唐武德四年(621)又改番州置,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
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