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竹林

紫竹林

①原为天津城东南海河西岸一小村名。清咸丰十年 (1860) 天津开港后,法国强划租界地于紫竹林,其旁为英、美租界; 至 90年代末,德、俄、日又在海河两岸划定租界,因此泛称为 “紫竹林租界”。光绪二十六年 (1900) 春义和团运动兴起后,紫竹林成为各国侵略军基地。6 月 16 日,沙皇俄国军队在紫竹林对岸天津火车站以机枪扫射义和团,造成大量伤亡。次日,各国联军又攻陷大沽炮台。天津军民当天下午即包围紫竹林,开始了保卫天津之战。清军从水师营炮台和天津南门城墙上,发炮猛轰紫竹林各国武装据点,展开长时期的炮战。6月下旬起,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率领各县团众两万余人,参加进攻紫竹林和老龙头火车站的战斗。7月初,张德成率义和团众一度攻入紫竹林租界。长达一个多月的紫竹林之战,直到7月14日天津城被侵略军攻陷为止,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②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南部。清许琰《普陀纪胜》: “山中石剖之俱白质黑章,作花卉草木状,浓淡工细如画。僧云经称紫竹梅檀林,故石亦具是相也。” 紫竹林之名或以此。


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因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猜你喜欢

  • 胡峪寨

    又作胡谷寨、狐谷寨。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北。明初置胡谷寨巡司,后废。

  • 唏沙山

    在今广西田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111奉议州: 唏沙山在 “州 (故治在今田州村) 南十里”。

  • 广城关

    一作广成关。本广成聚,西汉置广成苑。东汉中平元年(184)为镇压黄巾起义,置八关,此其一。故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后汉书·皇甫嵩传》载:中平元年(184)黄巾军起,“诏敕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 自函

  • 归德千户所

    明洪武三年(1370)置,属河州卫。驻地即今青海贵德县。清雍正四年(1726)改属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改属西宁府。二十六年(1761)改设西宁县县丞。四十七年(1782)改名贵德。五十七年(1

  • 三魁山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山在“县南六十里。有东山、西章、中龟三峰,谓之三魁”。

  • 广州左卫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广州左卫“在府治北。又有广州右卫在左卫之西,俱洪武八年建”。

  • 雷公洞

    在今湖南慈利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 雷公洞 “天色阴晦,则其中隐隐有如雷。两壁峻立,形如佛像”。在湖南省凤凰县西北部,高久山东麓。为石灰岩溶洞。因雷雨时洞中有雷声回响,村人以为神,故名。

  • 龙门峡

    ①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北龙门。《清一统志·汀州府》:龙门峡“在长汀县东北四十里。地名含前。石洞盘屈深邃,中开一峡,峡中有溪。乡人贸竹木者,俱从此出”。②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桂江中。《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

  • 龙华场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龙华镇。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龙溪乡在“县西北八十里,有观音、龙华二场”。咸丰元年(1851)设平安营于此。

  • 前山寨

    明天启年间建,属香山县。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前山镇。清乾隆八年 (1743) 设海防同知驻此,嘉庆十四年 (1809) 并设游击防守。清康熙三年(1664年)筑城,即今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前山镇。乾隆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