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节县
亦作荷节县。东汉改符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建安十八年 (213) 属江阳郡。西晋复为符县。《晋书·杜弢传》: 杜弢 “祖植,有名蜀土,武帝时为符节令”。
古县名。东汉时改符县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属犍为郡。西晋时复改符县。
亦作荷节县。东汉改符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建安十八年 (213) 属江阳郡。西晋复为符县。《晋书·杜弢传》: 杜弢 “祖植,有名蜀土,武帝时为符节令”。
古县名。东汉时改符县置,治今四川省合江县。属犍为郡。西晋时复改符县。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桥乡。《清一统志·安庆府二》:“三桥镇巡司在怀宁县(今安庆市)西。本朝乾隆二十八年设。”(1)在浙江省德清县西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桥埠,人口2120。
在今云南华宁县东。《方舆纪要》卷115宁州:木角甸山“在州东百三十里。地名备乐村。产芦甘石。旧封闭,嘉靖中,开局铸钱,取以入铜, 自是复启”。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四祖寺“在黄梅县西北双峰山,亦名正觉寺。唐武德间建。为四祖道信禅师道场”。今存唐毗卢塔、鲁班亭,元灵润桥,清四祖殿、慈云阁等建筑。
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海口。《清一统志·廉州府》 “白龙寨”条:“英罗寨、萧村寨、井村寨、对达寨、丰城寨、黄泥寨皆南至海猪沙十余里。”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海口。
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为芳州治。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隋属同昌郡。唐初省入常芬县。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二十二里下坝村。《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下坝“在县西四十里。一名新坝。石甃西去中坝十八里,左江右河,河高于江丈有五尺,为舟楫所必经之道。亦谓之江口坝”。②在今四川理塘县北觉吾乡(
一作湖州市。即今浙江杭州市北湖墅。《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 “今自北新关至武林门,居民稠叠,谓之湖市。”
1914年改宁远县置, 为新疆伊犁道治。治所即今新疆伊宁市。取“伊犁安宁”之意。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2年析置伊宁市。1957年县徙治吉里圩孜镇(今伊宁市东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
金源部落之遗部。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吉林绥芬河流域,珲春市以东至海之地。包括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明末为后金所并。
①即司州。在今湖北安陆市。《寰宇记》卷132安州: “梁天监七年于此置南司州。后废州复为安陆县。”②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北司州置,治所在义阳郡平阳县 (今河南信阳市)。北周改为申州。③北齐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