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阳县
唐永淳元年 (682) 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次年属平琴州。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
古县名。唐永淳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琴州,至德二载(757年)属党州。北宋开宝中废。
唐永淳元年 (682) 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次年属平琴州。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
古县名。唐永淳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琴州,至德二载(757年)属党州。北宋开宝中废。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二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一》:市溪“汇众水入沅,为县巨溪”。
南朝梁改安沂县置,为建陵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隋属永平郡。唐初属藤州,贞观八年(634)为燕州治。十八年(644)复属藤州。二十三年(649)废。古县名。南朝梁改安沂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五十九里马头镇。东汉属沛国。西晋废。②东汉建安十年 (205) 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西晋太康中改名建阳县。③三国魏改建平侯国置,属沛
战国秦邑。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华阳国志·巴志》: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于是夷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秦置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重庆市云阳县西。《华阳国志·
东魏兴和四年 (542) 置,属汾州。治所在平昌县 (今山西介休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介休市、灵石县境。北周改介休郡。(1)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定阳县(即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吉县。
①隋开皇九年(589)置, 治所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县)。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元年(618)改九门郡置。治九门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一带。五年(622)废。③
一名旗山。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明 《寰宇通志》 卷39袁州府: 坤长山 “在府城西。山自坤方来,连亘甚远,因名”。《清一统志·袁州府》: 坤长山 “在宜春县西南七里”。
①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沮河北岸。东汉废。②北魏置,属赵平郡。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北五里浅水村。西魏大统十四年 (548)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沮河北岸。属上郡。东汉
即今山东平度市南五十里兰底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有兰底。
1913年析张掖县置,属甘肃甘凉道。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西东乐乡。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2年改为民乐县。旧县名。1913年由张掖县所属东乐分县析置,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北东乐镇。1933年更名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