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原
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方舆纪要》卷55凤翔府:石鼓原在“府南二十里。旧有石鼓十,纪周宣王田猎之事。唐凤翔守郑余庆迁置孔庙中。宋大观中,致之辟雍,后入保和殿。元移置燕之太学。今原旁一名石鼓镇”。
在今陕西凤翔县南。《方舆纪要》卷55凤翔府:石鼓原在“府南二十里。旧有石鼓十,纪周宣王田猎之事。唐凤翔守郑余庆迁置孔庙中。宋大观中,致之辟雍,后入保和殿。元移置燕之太学。今原旁一名石鼓镇”。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置,属四川遵义府。治所在今贵州桐梓县北六十里新站镇。旋移今桐梓县。清雍正六年 (1728) 随遵义府改属贵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北部,北邻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 (杨村镇) 西南城上村。西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南城上村,属渔阳郡。设有盐官。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史记·殷本纪》: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集解》:服虔曰:“巨桥,仓名。许慎曰巨鹿水之大桥也,有漕粟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北径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梁横
指今安徽省北部。旧以皖山 (皖公山) 分山南为皖南,山北为皖北。安徽简称皖。今通称安徽长江以北地区为皖北,长江以南地区为皖南。地区名。指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1949年曾置皖北行署区。包括今合肥、巢湖
元置,属全州路。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五十里湘江岸。明置驿。清置巡司。
一名小董镇。即今河南武陟县西三十一里小董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小董村。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北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年)于此置沿海巡检司。
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清属平泉州,有州判驻此。
唐贞观八年(634)改源州置,治所在光安县(今越南义静省西北香山附近)。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西北一带)。十三年(639)废。
即今山东寿光市北一百十里羊角沟镇。旧为海滨荒村。清光绪十八年(1892)小清河通运,遂为巨镇。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设羊口市,1950年撤销。
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兴隆店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新民厅图:东南有兴隆店。民国《东北年鉴》:北宁铁路线有兴隆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