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牌镇

石牌镇

①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怀宁县。

②即今江苏昆山市北石牌镇。清光绪《常昭合志稿》卷5:石牌镇“为常熟、昭文、新阳三县交界地,距城约四十里”。


(1)在江苏省昆山市北部,北与常熟市交界。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 2300。清初村中三官堂前有牌坊,故名。1950年建乡,属巴城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9年置镇。多河流、湖荡。产稻、小麦、油菜籽。有毛纺、化工、电线电缆、仪器仪表等厂。昆石、石任、石虞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怀宁县西南部、皖河下游西岸。面积61.1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2万。因河边有石如牌得名。宋初称石牌石,明置河泊司,清雍正间设巡检司。1951年置石牌镇。1956年改名城关镇。1959年设城关公社。1981年复为石牌镇。1951—1998年曾为县人民政府驻地。产稻、棉花、油菜籽、蔬菜。有食品、机械、纺织、蜂乳、化工、水泵、农机等厂。特产贡面、贡糕。月北公路经此。皖河常年通航小轮。镇东有太平天囯建造的“坚城”遗址。宋初征南唐,曾在此试造渡江浮桥。(3)在福建省大田县西南部。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410。以石牌村后有大石形如牌得名。1949年设石牌乡,1958年并入均溪公社。1961年析置小湖公社,1970年改红湖公社,1981年改石牌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置镇。产柑橘、茶叶、李、板栗。矿产有稀有金属、煤等。建有水库和水电站。有冶炼、餐巾纸等厂和煤矿。后茅公路经此。为县交通枢纽之一。(4)在湖北省钟祥市西南部、汉水西岸。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人口 6790。清时附近有一石牌坊,故名。1951年为第六区,1957年为石牌区。1958年设公社,1987年设镇。2001年贺集乡并入。东部属平原湖区。西部属丘陵山区。主产棉花、稻、油料,特产大蒜、五香茶干。有陶器、造纸、机械、建筑、食品加工等厂。当地居民用陶器已有千年历史。有公路通钟祥、荆门市。(5)在湖南省龙山县北部。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洞,人口 2350。镇因洞名。1951年为上母、桂英、石牌、中池、玉和等乡地。1956年置石牌乡,1958年属城郊公社,1961年置石牌公社。1984年复乡,2000年置镇。产稻、玉米、薯类、油菜籽、百合。有制镜、缝纫、加工、酿酒等厂。镇区设有圩场,公路通县城。(6)在广东省普宁市北部偏西、五峰山东麓。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牌圩,人口 5230。清初朝廷派兵围困农民起义军九军营地(今宅营村),立石牌三块,刻字告示,故名石牌。1958年属里湖公社,1962年析置石牌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建镇。西南部为五峰山区,东北部为丘陵区。主产稻、甘薯。水果有柑橘、青梅、青榄等。盛产五峰山名茶。有锡、硫黄等矿。有凉果、机绣、茶叶加工、木器、铁器等厂。安前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红军烈士纪念碑。名胜有汤头温泉。


猜你喜欢

  • 招抚冈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51裕州 “七峰山” 条下: “ 《志》 云,州东北二十里有招抚冈,相传光武曾驻此,招抚降众。”

  • 尼满河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清一统志·吉林一》:阿库密河“又北曰尼满河,在(宁古塔)城东一千三百五十里。源出尼满窝集,……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 勐 (猛) 腊

    即今云南勐腊县城。清雍正七年(1729) 置猛腊土千总,后改为土把总。

  • 千工堰

    ①在今河南光山县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千工堰“在县城西。绕城而东,凡数十里,为众水所汇。嘉靖五年邑令王室筑石障水,负郭数千亩皆资以溉。自是修筑不一。万历十二年,复增修之。寻废”。②在今湖北黄陂

  • 晋慈

    唐方镇名。兴元元年 (784) 置晋慈隰节度使,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寻罢。贞元四年(788) 复置为防御观察使,元和三年 (808) 又罢,以三州隶河中节度使。长庆二年 (822) 复置为晋

  • 灵昆山

    一名温州岛。即今浙江温州市东瓯江口外之灵昆岛。《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嘉县“中界山”条:“灵昆山与中界山并峙海中,旧为樵采之地,今垦田数千亩。”

  • 东成墟

    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二十里东成镇。清道光《恩平县志》卷4:“墟市”有东成墟。

  • 荷浦桥镇

    一名河埠桥。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

  • 归德场

    ①唐贞元中置,属泉州。即今福建德化县。五代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升为德化县。②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海滩。《元丰九城志》卷9广州东莞县有“海南、黄田、归德三盐栅”。《清一统志·广州府》:

  • 烽火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烽火岛。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村名。在陕西省礼泉县东部、泾河西岸。属烽火镇。人口1200。原名白灵宫。1956年成立烽火高级农业社,闻名全国,村遂改今名。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