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津关
唐置,属永清县。即今河北霸州市。《旧五代史·世宗纪》: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四月,帝自乾宁军 “驾御龙舟,率舟师顺流而北,首尾数十里。辛丑,至益津关……以益津关为霸州”。即此。
唐置,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收复其地,置霸州。与瓦桥、淤口合称三关。北宋时为边防重镇。
唐置,属永清县。即今河北霸州市。《旧五代史·世宗纪》: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四月,帝自乾宁军 “驾御龙舟,率舟师顺流而北,首尾数十里。辛丑,至益津关……以益津关为霸州”。即此。
唐置,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五代晋初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收复其地,置霸州。与瓦桥、淤口合称三关。北宋时为边防重镇。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大明寺西侧。北宋庆历八年(1048)郡守欧阳修建。《舆地纪胜》卷37扬州:平山堂“在州西北五里大明寺侧。庆历八年二月,欧公来牧是邦,为堂于大明寺庭之坤隅。江南诸山,拱列檐下,若
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八十里。
在今江苏铜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葛墟岭在 “县东南九十里。《志》 云,岭傍南北通衢,南去徐州洪九十里。明万历中,议开泇河,自县东南四十里马家桥,开微山、赤山、吕孟诸湖起,至葛墟岭下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三沙” 条下: 新灶沙 “亦在旧县东南,连大洋,为各沙门户。《旧志》 云: 自新灶而西达宋信嘴,可不由竹薄,径达刘河,虽中有沙途暗伏,而风利潮
在今新疆于田县境。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7:克里雅河“发源于阗南山伊西里库尔,出源北流,……经于阗城东,又北流……没于沙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源出中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山西侧,北流经于田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麓丈人峰下。原名丈人观,宋以后改为建福宫。
亦作梦港水、梦水。在今江西临川市南。《隋书·地理志》: 临川郡临川县有梦水。《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梦江水 “在府南三十里,源出佛客山,下注汝水”。
亦作伊拉玛博啰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剌,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昆仑也。”
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余里五里牌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郴州图:州北有五里牌墟。
在今河北献县西。《方舆纪要》 卷13献县: 鬲津枯河在 “县西二里。《旧志》 云: 东北流入故饶安县界入海”。今已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