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侯国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
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
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
在今山西大同县境。一说在今内蒙古丰镇市南十六里。《寰宇记》 卷49云州云中县: 奚望山 “在郡东一百里”。《金史· 地理志》: 大同县有奚望山。《清一统志·大同府》: 奚望山 “在大同县东”。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移大产巡司于此,改名白堠巡司。在今广东省大埔县东南百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移大产巡检司治此,改名白堠巡检司。
即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英桥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东南有阴桥墟。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六峰山。《舆地纪胜》卷119钦州:西灵山“在州(今旧州镇)西北一百余里。唐贞观十年,移灵山县治于此”。《方舆纪要》卷104灵山县:西灵山在“县西一里。一名石六峰山,其峰有六,雄壮奇特,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五里镇江关乡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嘉靖七年(1528)守将边轮“巡南路至北定关,遇横梁、茹儿等番”,大战,死于此。
在今江苏镇江市京岘山北坡。宗泽(1059—1128) 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南宋名将。死后与夫人陈氏合葬于此。墓碑刻有 “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九十里。《清史稿·额森特传》: 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征金川,“至资哩,合师夺北山。……额木特中枪,力击败之,遂克资哩”。即此。乾隆间设塘汛于此。
今河北承德县(下板城)东北之老牛河。一说即今承德县西之白河。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牛山“西南屈折三十里至中顿,过顿,复西南数里济车河”。《元史·史天祥传》:丁丑(1217)夏,“又灭重儿盗众于兴州之
①古名博水。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源于望都县南,东流至清苑县西南与龙泉河相汇,称青水河,东北入滱水。《宋史·河渠志五》: 熙宁五年(1072),赵忠政言: “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夏秋可徒涉,遇冬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建,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胡同。本怡亲王故邸,舍为寺,世宗宪皇帝赐名贤良寺。乾隆二十年 (1755) 移至冰盏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