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顷泽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元和志》卷2兴平县:百顷泽“周回十六里,多蒲鱼之利”。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元和志》卷2兴平县:百顷泽“周回十六里,多蒲鱼之利”。
1933年11月由中华共和国 (福建人民政府) 置,省会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德化、大田、安溪、同安、厦门等县市以南、以东地。同年12月改为兴泉省。
北宋置,属永新县。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乡。(1)在江西省永新县西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市,人口 1310。明宣德年间陈姓自今湖南省攸县徙此定居,初名沙溪,形成集市
即郁督军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明洪中改普济州置,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清以后废。清康熙年间改普济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属宁远府。后废。
即今陕西周至县南之黑水。《水经·渭水注》:“芒水出南山芒谷……北流注于渭也。”古水名。即今陕西省周至县渭河支流黑河。三国蜀延熙二十年(257年),姜维伐蜀,于芒水倚山为营,即此。
一名大臣山、大神山。即今福建云霄县东大臣山。《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山川》:云霄山“在漳浦县西九十里,以其高耸云汉,故名”。《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漳浦县:云霄山,“《旧志》:山形端重,一作大臣山,
指今四川西南部大凉山、小凉山。《清史稿·刘秉璋传》:“督蜀八年,历平万县,茂县、川北、秀山土寇,其大小凉山、拉木浪、赡对各夷畔。”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方舆纪要》卷56紫阳县:五郎水在“县南五十里,北流入汉”。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都云县 (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明洪武十六年(1383) 改置都云安抚司。
①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南灰埠镇。清于此设灰埠巡司。②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北七十里。明置灰埠驿。清康熙十六年(1677)裁。嘉庆六年(1801)移州同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