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百泉

百泉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四里百泉庄。因多泉而名。《清一统志·顺天府二》:百泉“平地涌出,不可胜数,大者有三:一曰原泉,清深澈底;一曰黄泉,流沙浑漫;一曰响泉,其声似闸。然广宽俱不过丈许”。

②又名百门泉、搠刀泉。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里苏门山。《左传》:定公四年(前506),晋人“又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即此。

③亦名百泉沟。在今甘肃泾川县西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8泾州:百泉,“泉眼极多, 四时不涸,州人引以溉田, 其下流入于泾河”。乾隆《泾州志》上卷:“泉清不甘,林木茂密,为泾之一胜。”


(1)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北。春秋晋人曾于此败郑师及范氏之师。(2)景点名。(1)在河北省邢台市郊。因平地出泉无数而得名。有百泉坑、葫芦套、银沙泉、达活泉、紫金泉等15泉,面积达20余平方千米。分布于太行山东麓、京广铁路两侧,形成了“环邢皆泉”的天然佳胜。元代水利学家郭守敬曾在此引泉筑渠,灌溉田园。泉区历代建筑多以泉名。已辟为森林公园。(2)在河南省辉县市区西北2.5千米苏门山南麓。因泉眼众多,故名。著名的有搠刀泉、涌金泉、喷玉泉等。泉水清澈,水涌如珠,缕缕浮起,犹如珍珠脱线,泉水汇成百亩巨涵,碧波粼粼,与苏门山相映生辉。据文献记载,百泉之名,商周已有。《左传》定公十四年(前496年):晋“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即此。此后历代续有开拓,泉水注入卫水,故有卫源之称。隋代在此始建卫源庙,以后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成为旅游胜地。历代不少文人学士在此隐居,留有许多遗迹。其中以晋人孙登隐居处啸台、宋代理学家邵雍故址安乐窝、元人耶律楚材住地梅溪、明人彭了凡葬地饿夫墓及邵雍、许衡和孙奇逢等人讲学的百泉书院最为著名。

辉 县 百 泉


猜你喜欢

  • 白舍镇

    即今江西南丰县西南白舍镇。《方舆纪要》卷86南丰县“龙池镇”条下:“县西南六十里有白舍镇。接广昌县界。宋置太平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九年废镇。”在江西省南丰县南部、旴江(抚河)上游。面积342平方千米。

  • 南蓢墟

    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南蓢镇。 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墟市: 香山县有 “南蓢墟”。

  • 添州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元改为天州。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附近。属黔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百色市一带。北宋仍为羁縻州,后废。

  • 盐官水

    即今甘肃礼县东盐关河。《水经·漾水注》: “ (盐官) 水北有盐官,在嶓冢西五十许里,相承营煮不辍味与海盐同。故 《地理志》 云,西县有盐官是也。其水东南径宕备戍西,东南入汉水。”

  • 炮 (礮) 车镇

    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炮车镇。旧属邳县,咸丰 《邳州志》 卷3有炮车集。1949年划归新安县 (后改名新沂县,又改设新沂市)。

  • 长脑墟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北长老乡。清光绪三十年(1904)曾五、陆三等扰河池,陆荣廷破之于长脑。

  • 通津岩

    在今广西北流市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 通津岩 “在县之南坝乡。石山叠峙,有二门,南北相对,高敞如阙,水流环绕,石室虚明,为县之胜”。

  • 黄飘

    即今贵州黄平县东南黄飘乡。清同治八年(1869),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在此设伏,经过五昼夜激战,清军一万八千余名全部被歼。史称 “黄飘大捷”。

  • 石门寨

    ①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八十里石门寨镇。明于此筑城,设参将驻守。清改设都司,乾隆中又改为巡司。附近以产煤为著称。1924年奉直战争剧战于此。②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5内丘县:石门寨,“五代初

  • 花萼相辉楼

    唐长安兴庆宫的主要楼阁之一。开元八年(720)建。在兴庆宫西南隅,与西边的勤政务本楼相毗邻。宁王宪、申王㧑、岐王范、薛王业府第相望,环于宫侧,唐明皇因题“花萼相辉”之名,取诗人“棠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