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坳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和县:白羊坳阨“在县东南,与兴国县接界。山箐蓊郁,迂径羊肠,为闽广盗贼出没之冲。嘉靖四十年,广寇直抵县之上模、冠朝诸处,官兵与战败绩。万历十六年,于白羊坳之三丫左右创两堡,设官兵戍守”。后罢。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和县:白羊坳阨“在县东南,与兴国县接界。山箐蓊郁,迂径羊肠,为闽广盗贼出没之冲。嘉靖四十年,广寇直抵县之上模、冠朝诸处,官兵与战败绩。万历十六年,于白羊坳之三丫左右创两堡,设官兵戍守”。后罢。
在今山东宁阳县北三十里堽城坝。《清一统志 ·兖州府二》: 青川驿 “旧在县西八里青川村,明成化二年移置于此。有驿丞,今裁”。
明万历中建,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三十里涑水河上。《清一统志·蒲州府一》:观底桥“在临晋县(今临晋镇)东南二十里”。
隋开皇初改新蔡县置,属庐州。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以淠水为名。大业初属庐江郡。唐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初改新蔡县置,治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属庐江郡。唐初废。
即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四十里颍河南岸洄溜乡。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洄溜集 “即洄窝溜,东乡三十五里”。
即今河南中牟县北二十四里万胜村。《新唐书·秦宗权传》:唐光启三年(887),秦宗权围汴州,其将卢瑭“引兵屯万胜,夹汴而栅”。后置镇。《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同光四年(926),帝“至万胜镇,即命旋
①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北沙河镇。清同治年间有沙河埔之称。②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沙河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沙河墟。
即今浙江舟山市舟山岛与普陀山间之莲花洋。往普陀山者必经此。《普陀山志》: “倭人入贡见大士灵异,欲载归。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广西桂林市别称。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宋贺铸《宗州桂林从叔》诗云:“江到三湘尽,山围八桂滨。”(1)古地名。泛指今广西一带。唐韩愈《送桂州严大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同安县:石鼓寨“在县西南。《志》云,宋靖康间筑,以御山寇。故址尚存”。②在今广东台山市东。《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宁县:石鼓寨在“县(今台山市)东三十
南宋度宗赵禥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