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岩山

白岩山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石梯山”条下:“白岩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下有杨赵水,北流合沾水。其麓据马岭隘口,接直隶邢台县界,五代末为河东守险之地。”

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寰宇记》卷45黎城县:“白岩山在县东北七里。俗传岩赤则土离兵起,土人皆恶其变,恒以白粉污之,故目为白岩。”

③在今浙江瑞安市东隆山乡驻地白岩桥。《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白岩山在“县治东一里。一名龙山,亦名白鹿岩”。

④在今浙江宁海县东长街镇。《清一统志·台州府一》:白岩山“在宁海县东百里。山左一峰笔立,旁陇围绕如屏”。

⑤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南。《清一统志·延平府》:白岩山“在尤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峰峦耸秀如画”。

⑥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方舆纪要》卷51邓州:白岩山,“唐朱朴所云,北有白岩联络者也。其上有香岩寺。 自山而西,群山连亘, 以达于武关”。

⑦即朱圉山。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寰宇记》卷150大潭县:“朱圉山在县西, 俗名白岩山。”《明史·地理志》 伏羌县:“西有朱圉山,俗名白崖山。”


又称张讳岩、朱喙岩。在山西省黎城县城北。海拔 1127 米。《大明一统志》云:南朝齐武帝登此山,谓此是大蟒口开,赤色主杀人,可塞之。居民遂涂以石灰,因号白岩。山麓旧有白岩寺,寺有牡丹,久负盛名。今已毁。


猜你喜欢

  • 罗嵓州

    北宋置,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后废。北宋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属夔州路。南宋后废。

  • 开远门

    又称安远门。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

  • 犍为属国

    东汉永初元年 (107) 析犍为郡南部置,治所在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东北至大关、绥江,贵州六盘水、威宁等市县地。建安十九年 (214) 改朱提郡。东汉永初元年(107年)置

  • 下水站

    驿站名。元置,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南。

  • 大孤屿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七十里海上。《清一统志·兴化府》:大孤屿“平田中突起一阜,其形如龟。又名大龟屿。又有小孤屿”。

  • 奇喇图鲁山

    在今新疆沙湾县东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奇喇图鲁鄂拉 “在博罗哈玛尔鄂拉西五十里。玛纳斯郭勒西,乌兰乌苏东,当孔道南”。宣统 《新疆图志》 卷60: 奇喇图鲁山 “库克河水出焉,其中多绿玉

  • 西梁寨

    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里。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西梁“有上、中、下三寨,地险苗众”,清乾隆末苗民吴半生尝凭此起事。

  • 载阳桥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载阳桥 “在县西三里。造舟为梁,南通望江,西通宿松、黄梅”。

  • 山塔关

    亦名山达关。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七十五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山塔关“在保山县东北七十五里阿章寨。亦曰山达关”。

  • 豆沙关

    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清代以来称豆沙关。《清一统志·昭通府》:豆沙关“在大关同知治雄魁城西南一百五十五里,前临大河,为下方咽喉”。按,“西南”应为“东北”。该关以彝族守关将领“豆杓”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