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甘肃行省。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治所在甘州路(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及新疆、青海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甘肃行省。元至元十八年(1281)置,治所在甘州路(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及新疆、青海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东汉改钟武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北。三国吴改为重安县。东汉时改重安县置,治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属零陵郡。三国吴时复为重安县。
元元贞元年 (1295) 改盐官县置,属杭州路。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市西南四十里盐官镇。天历二年 (1329) 改为海宁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盐官县置,治今浙江省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属杭州路。天历二
在今甘肃景泰县西北。清设游击驻守。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北濒湟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三万多平方米。遗址四周断崖上暴露的文化层堆积和窖穴遗迹十分丰富,包含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即今广东吴川县。《清一统志·广东统郡》:高州镇千总 一员驻梅菉汛。(1)古地名。即今广东省吴川市。清设千总驻防。(2)区片名。在广东省吴川市东南部、鉴江下游东岸。市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3万。梅、陆
金改青州置,为山东东路治。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包括今山东青州、临朐、寿光、广饶、博兴等市县及淄博市的临淄附近地。元改为益都路。金改青州置,治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博兴
①一名龙溪。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北,为闽南最大的河流。北源九鹏溪(新桥河)和西源雁石溪在漳平市汇合后称九龙溪,东南流,经华安、长泰二县,至龙海市东入厦门湾,长258公里。《舆地纪胜》卷131漳州《景物下》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区西南隅。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辽史·地理志》:清宁八年(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保大二年(1122),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
一名乐洋江。上源河市溪,发源于福建泉州市东北,西南流至河市后始称洛阳江,东南流经泉州市与惠安县间入泉州湾。《舆地纪胜》 卷130泉州《景物下》: 洛阳江 “在州东二十里,……又 《图经》云,唐宣宗微行
又名大绀山。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东安县:甘山“高七百余丈,周百余里。上有龙头潭,悬流如瀑布”。《清一统志·罗定州》:大绀山“在东安县(今云浮市)西北十五里。《旧志》:一名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