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江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五十里。源出十泉峰,南流入沩水。《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玉堂江“相传宋易祓以玉堂学士归,濯缨于此, 乡人荣之,因名”。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五十里。源出十泉峰,南流入沩水。《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玉堂江“相传宋易祓以玉堂学士归,濯缨于此, 乡人荣之,因名”。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元和志》卷33飞乌县:飞乌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县以山名。《寰宇记》卷82飞乌县:“大飞乌山高二里,周回二里。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周回二里。又山在县东,重峦峻削,二山相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江南岸。《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鄱阳县:八字脑“在府西三十里。正德中,伍文定败宸濠之兵于此。《舆程志》云,府十里为竹鸡林,又二十里为八字脑”。清于此设八字脑汛。在今江西省鄱阳县西。
南朝宋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 齐改作官县。 梁废。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因明代十三个皇陵皆营建于此而名。陵园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
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21宿州: 骞山 “以山有闵子骞墓而名。墓左有龙涴潭,灌田数千顷”。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水经·洛水注》:“白马溪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后汉书·陈俊传》 李贤注:“在今洛州福昌县西南,有金门、白马水。”
在今陕西西安市城北。《汉书·王嘉传》:哀帝“为(董)贤治大第,开门乡北阙,引王渠灌园也”。注引苏林曰:“王渠,官渠也,犹今御沟也。”晋灼曰:“渠名也,在城东覆盎门外。”《水经·渭水注》:沈水支渠“上承
或译作咭利。 即今英国。 名见清陈伦炯 《海国闻见录》。清谢清高 《海录》: “英吉利国即红毛番,在佛郎机西南对海。”
亦作四站。清光绪七年 (1881) 置,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莲花乡。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正南距 (三姓) 城二百五十里四站,即莲花泡站。”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南二十里。北宋时曾为临高县治。《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