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汉书·薛宣传》: “粟邑县小,辟在山中,民谨 (勤) 朴易治。” 三国魏属冯翔郡。北魏废入白水县。②唐武德二年 (619) 改平陵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
和硕特南左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共和县及青海湖南岸石乃亥一带。
又名濡水。即今河北顺平县南曲逆河。《汉书·地理志》 曲逆县注引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古曰曲逆。”《水经·滱水注》:濡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其水自源东径其县故城南,枉渚回湍,率多曲复,亦谓之曲
唐至德二年(757)改军安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乾元初属爱州。后废。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军安县改置,治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属镇南都护府。后废。
在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有宁弥故城,一曰达德力城。一曰汗弥国,曰拘弥城。”
①在今河南沁阳市南。即广济河。其上源为济源市境之枋口水,经孟县、温县,至武陟县南入黄河。《新唐书· 崔弘礼传》: 长庆初,弘礼 “迁河阳节度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②又名秦家渠。相传秦
唐置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乡。后废。清置晃州巡司于此。唐置,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和贵州省三穗县东部、玉屏侗族自治县南
唐、五代方镇名。唐上元元年 (760)置渭北鄜坊节度使,简称渭北或鄜坊节度使。治所在坊州 (今陕西黄陵县东南)。领鄜、坊、丹、延四州。建中四年 (783) 徙治鄜州 (今陕西富县)。辖有今陕西宜川、宜
西魏改汝南郡置,治所在京池县 (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北周末废。
五代前蜀武成元年(908)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前蜀王建命王宗侃等攻击太子元膺,“宗侃等陈于西毯场门,兼侍中王宗黯自大安门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