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丘县

灵丘县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东汉初废,末年复置。三国魏属中山国。西晋废。北魏复置灵丘县,为灵丘郡治。治所即今灵丘县。北周为蔚州治。隋大业初属雁门郡,隋末废。唐武德六年(623)复置,属蔚州,寄治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东北十五里阳曲镇),七年(624)寄治繁畤县(今繁峙县西),八年(625)寄治秀容县北恒州城(今忻州市西北)。贞观五年(631)还治今灵丘县。金贞祐二年(1214)升为成州。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东临河北省。属大同市。面积 2730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3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武灵镇。《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武灵王葬此,因氏焉。”《寰宇通志》:“以东南山有赵武灵王墓,故名。”西汉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废。故址在今县东北魏复置灵丘县(移今治),属司州;太和年间改属恒州。北齐置蔚州,北周立大昌县。隋开皇初废郡,又废大昌县入灵丘县。隋末废灵丘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灵丘县,寄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寄治繁畤县(今繁峙县),八年寄治秀容(今忻州市);贞观五年(631年)徙至今县城,属蔚州,天宝至至德年间又历属安边、兴唐二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蔚州。辽仍属蔚州。金贞廞二年(1214年)升灵丘县为蔚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宣德府蔚州。明属大同府蔚州。清属大同府。1914年属雁门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58年属晋北专区。1961年属雁北专区,1967年改属雁北地区。1993年属大同市。地处晋北高原东北边缘,太行、五台、恒山三县之间。唐河、冉庄河、独峪河、三楼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谷子、玉米、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花岗石、石棉、萤石、珍珠石、铜、黑砂石、冰洲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京原铁路、108国道、大涞、灵广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辽觉山寺塔、平型关战斗遗址、杨庄白求恩展览馆等。


猜你喜欢

  • 金钱圩

    即金宝圩。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

  • 浮泥山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浮泥山 “在安化县 (治今梅城镇) 东北七十里。 崖壁峭绝, 浮壤沃饶, 土人攀援而上, 开畬种谷”。

  • 蝇山

    又名禺山。在今四川岳池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165广安军: 蝇山 “在岳池县东南三十里。最高大,有寺。乾道初,寺僧掘土得金刚石像,背镌 ‘开成四年’ 字”。《方舆纪要》 卷68岳池县:蝇山 “在

  • 苞桥

    亦作泡桥。在今江苏沛县西跨泡水 (今丰水) 上。《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 (450),魏将 “步尼公遇 (嵇) 玄敬,引兵趋苞桥,欲渡清西,沛县民烧苞桥,夜于林中击鼓,魏以为宋兵大至,争渡苞

  • 喀拉尔噶珊

    又作哈兰、喀拉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阑。原为明哈剌马古站。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东北有 “喀拉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 五斗口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平洲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五斗口巡司“在县南平洲堡,景泰三年置。嘉靖五年,移置于磨石刀”。后又移至佛山镇,寻复移治平州堡,改为平洲巡司。清顺治七年(1650)复名五斗口

  • 瓷窑峡

    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恒山下。峡中有始建于北魏后期的悬空寺。《清一统志·大同府》: 悬空寺 “在浑源州南瓷窑峡口”。

  • 杜陵

    西汉宣帝刘洵的陵墓,在今陕西长安县(韦曲镇)东北十五里甘寨村北。《汉书·元帝纪》:“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三辅黄图》卷6:“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

  • 朵·甘的简称。大体上当今青海、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

  • 琵琶沟

    在今河南开封市南。《新唐书·李光颜传》: “李㝏乱汴州, 诏总军出讨, 朝受命, 暮即戎。翌曰,拔尉氏,与汴人战琵琶沟。” 《寰宇记》 卷1开封县: “琵琶沟在县南 一十里。西从中牟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