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之渊
一名清冷泉。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丰山下。《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十一经》: “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冷之渊。” 张衡 《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 唐李白有 《游南阳清冷泉》诗。
一名清冷泉。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北丰山下。《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十一经》: “丰山,……神耕父处之,常游清冷之渊。” 张衡 《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 唐李白有 《游南阳清冷泉》诗。
即今四川达县西南河市镇。民国 《达县志》 卷1: 河市坝 “距城三十里”。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城步县 “罗汉山” 条下: “又县东二十里有楠木山,多楠木。”
唐渤海国置,属南海府。治所在天晴县 (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一说在咸镜北道茂山东南)。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长津江上游一带。后废。渤海国置,治天晴(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县东南境),属南京南海府。辽废。
亦名换鹅洞。在今四川隆昌县西里许。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5隆昌县: 金鹅洞 “溪水东来,绕于西折里许,孤山柱立,水环其趾,下为悬岩,壁立千尺,飞流下坠,常时如匹练,如散珠,及至溪水暴涨,倒立悬
即马兰峪关。在今河北遵化市西。
清末分隆坝二族置,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扎曲河源。
在今四川广元市南嘉陵江东岸黄龙乡。《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黄金坝,“ 《图经》 云: 益昌县东南沿江有平田号黄金坝。故老相传谓州城基在此,即古晋寿城也”。集镇名。在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东北部、邗沟
北宋置,属谷熟县。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三十六里济阳乡。(1)在山东省济阳县中部、黄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9.4万。镇人民政府驻纬二路,人口2万。自金代起即为济阳县治。1956年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之孤山。《清一统志·杭州府二》:四贤祠“在钱塘县孤山。初杭人祀唐白居易于竹阁,后增宋林逋、苏轼,名三贤堂。绍兴后废,徙寄水仙王庙庑后。明正德中复建,增祀唐李泌为四贤祠”。
春秋郑地,后为晋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晋师城梧及制,士鲂、魏绛戍之”。古邑名。春秋郑邑,后入于晋。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