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涪溪

涪溪

在今四川宜宾市北十里。《舆地纪胜》 卷163叙州: 涪溪 “李嘉谋记云: 黄太史,绍圣初章蔡用事,以前史官得罪,谪安置黔州,二年移戎州,方公之迁以涪州别驾,因自号为涪翁。放浪山水间。初不知有迁谪困侮之意。城南秋夏间水集,迅驶漱石,声振如雷,水反壑,则溪石离列可爱,声泫然流其间,公游而乐之,命之曰涪翁溪。其后溪山洞谷泉岭庵祠亭堂之属,悉以涪翁名,曰涪翁山、曰涪翁溪、曰涪翁亭、曰涪翁洞、曰涪翁泉、曰涪翁桥、曰涪翁庵、曰涪翁岭”。


猜你喜欢

  • 邛都河

    指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邛都县“有邛都河,河中有蜯巂山”。

  • 来远军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来远县置,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鸭绿江中黔定岛上。后升为来远州。

  • 拂涅部

    隋靺鞨七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以北一带。《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睛、貂皮、白兔皮”。唐末并入渤海。

  • 石溪

    ①在今福建顺昌县南。《方舆纪要》卷97顺昌县:“石溪在县南二十里。相近又有碁溪, 皆出沙县界之桃源洞。《志》云,县西南诸溪皆流汇于大溪(金溪)。”②在今江西铅山县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铅山县:石

  • 竹西亭

    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唐杜牧《题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人以此名亭。宋欧阳修、尧梅臣皆有诗。后向子固易名歌吹亭。

  • 全义岭

    即越城岭。为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资治通鉴》:唐光化三年(900),“静江节度使刘士政闻马殷悉平岭北,大惧,遣副使陈可璠屯全义岭以备之”。即此。古山名。又称越城岭、越岭、始安岭、临源岭

  • 张公故关

    在今山东平原县南。《元和志》卷17长河县有“张公故关”。《方舆纪要》卷31平原县:张公故关“即县之张公渡”。

  • 黄草岭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清嘉庆间设土千总驻守。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西南部、黄草岭山梁上。黄草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10。村以山得名。别名多壳。1949年前为江外一带农贸物资集散地,现仍为县南

  • 马尔康

    即今四川马尔康县。民国谢培筠《川西边事辑览》地图有马耳康。1953年于此设马尔康办事处。1956年改为马尔康县。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首府由刷经寺镇迁此。马尔康为藏语,意为“大苗旺盛”。

  • 曲河

    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0固始县:曲河“源出商城县之斛山,东北流,经县北,又东入于史河县西。旧有曲河土坝,地名石咀头,天旱则筑以障水,东入串子等堰,灌湖堰十有四,至九里沟,灌湖堰二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