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安县

海安县

①西晋置,属高兴郡。治所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后废。

②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属新平郡。治所即今江苏海安县。南齐属海陵郡。后废。唐景龙二年 (708) 复置,属扬州。开元十年 (722) 又废。

③南朝梁置,属琅邪郡。治所当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附近。北齐废。

④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齐安县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唐武德五年 (622)复名齐安县。

⑤隋大业初改安平县置,属宁越郡。治所即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唐改为安海县。

⑥1943年苏中解放区由泰县、如皋、东台三县析置紫石县,驻海安镇 (即今江苏海安县)。1948年改名海安县。


(1)古县名。(1)西晋置,治今广东省台山市西南。属高兴郡。后废。(2)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灌云县境内。属南兖州。北齐时废。(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齐安县改名,治今广东省恩平市北。属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名齐安县。(4)隋大业初改安平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属宁越郡。唐时改安海县。(2)今县名。在江苏省中部、江海平原与里下河平原结合部。属南通市。面积1108平方千米。人口96.5万。辖1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海安镇。因海水经常浸淹农田,取“水不扬波”之意。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海安县,治今址,属新平郡。南齐永明五年(487年)属海陵郡,后省。唐景龙二年(708年)析海陵县复置海安县。开元十年(722年)又省入海陵县。宋有海安镇。1943年析泰县、如皋、东台部分地区置紫石县,治海安镇。1948年县改今名。1949年属苏北行署泰州专区,1950年改属南通专区。1952年隶江苏省,1983年属南通市。通扬运河、栟茶运河、通榆运河、串场河、如海运河、丁海河等纵横全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豆类、薯类及蚕茧、药材等。为全国商品粮、棉花、蚕茧、生猪、山羊板皮基地县。蚕茧总产量居全省之首。矿产资源有石油、耐火土等。工业有机械、建材、丝绸、纺织、轻工、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特产糯米陈酒、真丝服装。204、328国道和海栟等公路及通扬、串场、栟茶、北凌等干线航道经此。古迹有平倭冢记碑、青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纪念地有苏北临时参政会会址,联合抗战座谈会会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旧址,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


猜你喜欢

  • 閤门河

    又名浩亹河。即今青海、甘肃境内的湟水支流大通河。《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 “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注引孟康曰: “浩亹音合门。”师古曰: “浩音诰。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

  • 越戏方

    又名反虎方。商、周封国。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逸周书 · 世俘解》: “吕他命伐越戏方。”古国名。又称反虎方。商、西周方国。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逸周书·世俘解》:“吕他命伐越戏方。”即此。

  • 洗马岭

    在今河北赤城县龙关镇北。《方舆纪要》卷18龙门卫: 洗马岭,“太宗北征次龙门,获北寇遗马二十余匹于洗马岭,即此处”。

  • 新坪镇

    在今江西寻乌县南九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中东部。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兴坪街,人口2260。原称荒坪,后改今名。1950年为荔浦县一区安东乡。1958年

  • 栗木街

    一作栗木关。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八十里栗木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恭城县图:北有栗木街。

  • 掩山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北。宋本 《寰宇记》 卷116永明县: “掩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接营山。又西连青山。有一岩,穴口有石掩塞,因为名。”

  • 九华楼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城内。《舆地纪胜》卷22池州:九华楼,“《池阳记》:即子城东门楼”。《清一统志·池州府二》:九华楼“在贵池县九华门上,唐建。……唐杜牧有《九华楼寄张祜》诗”。②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南。《清

  • 威鲁堡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四十里威鲁村。《清一统志·朔平府》: 威鲁堡 “在县东北。东至边墙三里,北至边墙二里。明嘉靖二十一年筑,周二里有奇。属助马路”。

  • 曲远河

    即今湖北郧县西北曲远河。《清一统志·郧阳府》:曲远河“在郧县西北。南流入汉。其入汉处,谓之曲河口”。

  • 紫陵县

    ①北周改华陵县置,属监利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隋属南郡。唐初废。②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二里紫陵镇。四年 (621)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