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浯溪

浯溪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唐元结 《浯溪铭序》: “浯溪在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命浯溪。”


源出湖南省祁阳县西南松山,东北流入湘江。水清石峻,风景优雅。《祁阳县志》载:“浯溪胜景,天地生成,一木一石,别饶雅趣。”唐诗人元结卸道州(治今道县)刺史,归经此地,爱其山水胜异,遂寓溪畔,并命溪名曰浯溪,建峿台、��庼,各撰铭文,篆书,刻山石上,后人称为“三吾”。元结又将上元二年(761年)所撰《大唐中兴颂》请当时名书法家颜真卿写成楷书大字,镌刻江边崖石上。从此“三绝”(文奇、字奇、石奇)之誉,千古不移,游人日多,题名刻石几遍,为少有的露天诗海碑林。宋黄庭坚,清何绍基、吴大澂等名家碑刻尤著。现存摩崖505方,其中唐代摩崖17方、宋代160方、明84方、清92方、民国9方,年代难辨者182方,另有越南使者摩崖5方。书体极为丰富,奇绝天下。浯溪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浯 溪 风 光


猜你喜欢

  • 资福寺

    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西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资福寺 “在东莞县一百六十步。有罗汉阁,比丘祖堂建阁成,走惠州,求记于苏轼”。《清一统志· 广州府》: 资福寺,“南汉邵廷琄建。四围以四井为界。寺南

  • 贺县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建,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后废。

  • 康山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隅。《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南通志》 曰: “相传浚河时积土而成。” 又引 《扬州府志》 曰: “其上构堂,董其昌题曰康山草堂,为康海与客燕饮弹琵琶处。”②又名东山。在今

  • 明安太右联合旗

    简称明太联合旗。1949年当地解放后将明安旗与太仆寺右旗合并设置,驻多恩海拉罕 (即女子部,在今内蒙古正兰旗西北)。1956年改为正蓝旗。旧旗名。1950年合明安旗与太仆寺右旗置,治宝沙岱(今内蒙古正

  • 陶乐湖滩

    即今宁夏陶乐县南高仁镇。1929年于此置陶乐设治局 (后改陶乐县)。

  • 虎蹲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外海中。宋 《宝庆四明志》 卷18定海县: 虎蹲山在 “县东二里。屹立海口,象形而名之”。

  • 滔山监

    北宋熙宁九年 (1076) 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西。铸铁钱。元废。

  • 秦沙河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南之西苏角河。《清一统志 · 叙州府一》: 秦沙河 “在雷波厅西南七十里。源出蛮界,东流入金沙江。水石相激,声如奏乐”。

  • 石柱

    即义慈惠石柱。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北易水之滨石柱村。《寰宇记》卷67易县:石柱“在县东南三十里,临易水。《州郡志》:易州石柱,后魏末,杜(洛周)、葛(荣)乱杀人,骸骨狼藉如乱麻。至齐神武起兵扫除凶丑,拾

  • 京师

    ①首都之别称。《公羊传· 桓公九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 大也。师者何? 众也。”②明制,都城附近不设布政司,周围各府、州直辖于都城,这一地区称京师,也称直隶。洪武初建都于应天府 (今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