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洞沟古墓群

洞沟古墓群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洞沟河畔,为高句丽时代墓葬,有近万座之多。墓有积石墓和封土墓两种。积石墓年代较早,初以碎石或砾石堆积,稍晚的四周砌筑石条或筑成阶坛式,其中规模宏大的有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太王陵前的好大王碑,建于公元414年。碑身呈角柱形,高6.12米。碑文四面环刻,计一千八百余字,记载 “好大王” 生平事迹。封土墓用石材砌筑墓室,外用黄土封顶。墓室多近方形,有单室、多室两种。已发现有壁画的墓近二十座,重要的有舞踊墓、角抵墓、三室墓、四神墓、五盔坟4号、五盔坟5号和长川1号墓等。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吉林省集安市洞沟河(通沟河)畔。高句丽古墓群。排列有序,规模悬殊,有近万座之多。可分为石坟、土坟两类。石坟年代较早,初以碎石或砾石堆积,称为积石墓。稍晚的四周砌筑石条或筑成阶坛式,其中规模宏大的有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等。土坟年代较晚,内用石材砌筑墓室,封以黄土。墓室多近方形,顶部以石材错角垒砌,形成穹窿式或四角形、八角形的藻井。有的墓室有绚丽多彩的壁画,或墨书题记。已发现壁画墓20多座,著名的有舞俑墓、角抵墓、三室墓、四神墓和五盔坟四号、五盔坟五号墓等,大体是公元4—6世纪的作品。前期古墓壁画,多画在墓室的白灰壁面上,主要描绘贵族生活,晚期壁画则直接画在平整的石面上,个别还安有鎏金铜片和绿松石,四壁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主题,藻井绘有伏羲、女娲、日月星辰和各种形象的飞天等。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宝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洞沟古墓群


猜你喜欢

  • 净域寺

    在唐长安城宣阳坊西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 《长安志》 卷8: 净域寺 “隋文帝开皇五年立。恭帝禅位,止于此寺薨焉”。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 卷6载: “宣阳坊静 (净) 域寺,本太穆皇后宅。”

  • 兵书峡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二十里。明曹学佺《名胜志》:“峡为诸葛武侯藏兵书于此,至今望之,常若书卷然。又名铁棺峡。”

  • 蓝里

    即蓝无里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亚齐河下游哥打拉夜一带。南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 “大食诸国” 条、《宋史·外国传六》 “大食国”条均作蓝里。

  • 埠村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南二十二里埠村镇。清光绪 《章丘县乡土志》 有埠村镇。1948—1953年为章丘县驻地。

  • 垅越镇

    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元和志》 卷32严道县: 垅越镇 “在县西三十六里”。

  • 槐子桥

    即今江苏邗江县北槐泗镇。民国 《江都县新志》 卷2有槐子桥。

  • 集城县

    ①唐初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武德八年 (625) 省入河阳县。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盟州。治所在今河南孟县东南。八年 (625)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汉阳县置,

  • 坶野

    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 (旧汲县) 东北。《水经·清水注》: 仓水 “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姆野矣”。又引 《竹书纪年》 曰: “周武王率西夷诸

  • 丹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都县置, 为泽州治。治所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元和志》卷15:“因县东丹水为名。”大业初为长平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建州治,移治于源泽水北,六年(623)为

  • 西泉

    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里(旧垣曲)城内。《清一统志·绛州》:西泉“在垣曲县城内西南隅。水甚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