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内郡

河内郡

①西汉高帝二年 (前205) 改殷国置,治所在怀县 (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 (包括卫辉市) 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县 (今河南沁阳市)。辖境渐小。隋开皇三年(583) 废。大业三年 (607) 复置,治所在河内县(今沁阳市)。唐武德二年 (619) 改为怀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河内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为怀州。

②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 侨置,属司州。治所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 十月,“太尉裕以冠军将军毛脩之为河南河内二郡太守行司州事,镇洛阳”。南朝宋景平元年 (423) 废。


秦置,治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安阳、滑县以西地区。西晋徙治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市)。魏、晋属司州,辖境略有缩小。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怀州为河内郡。


猜你喜欢

  • 泉江县

    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龙泉县置,属吉州。治所即今江西遂川县。南宋绍兴初复改龙泉县。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以龙泉县改名,治今江西省遂川县,属吉州。南宋绍兴初复改名龙泉县。

  • 牛鼻镇

    唐置,在今广东南海市北。《元和志》卷34南海县:牛鼻镇“在县西北五十里”。古镇名。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唐属南海县。

  • 茫江堰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罗江镇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 “北五里有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入城,永徽五年,令白大信置。”

  • 黄池河

    水阳江下游别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与宣州市、芜湖县间。《方舆纪要》 卷27当涂县: 黄池河“在府南六十里,东接固城湖,南至黄池镇,与宣城县分中流为界,西接芜湖县河入于大江”。

  • 岸门

    ①一作雁门。战国魏地。在今山西河津市南。《史记· 六国年表》: 秦孝公二十三年(前339),“与晋战岸门”。《史记·魏世家》: 魏哀王五年 (前314),“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走犀首岸门”。②战国韩

  • 阳山集

    一名羊山集。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阳山镇。清同治《金乡县志略》卷2:阳山集在“城西北二十五里”。因阳山而得名。

  • 胶水城

    即今越南河南宁省东部红河下游交水县。《安南弃守本末》: 明永乐五年 (1407),“ (张) 辅等追贼至胶水县闷海口,贼败而逃。其地下湿,不可驻兵,遂议还师”。

  • 李文忠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蒋王庙。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今属江苏)人。明初将领。朱元璋外甥。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1384)病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于此。墓冢前有碑,

  • 仇鸠戍

    在今甘肃徽县西。《魏书·肃宗纪》:北魏正光五年(524),“(莫折)念生遣其都督杨伯年、樊元、张朗等攻仇鸠、河池两戍”。

  • 八站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区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滨江县:“县市沿松花江南岸之傅家甸,西连八站,南对秦家冈,东接四家子、太平桥、圈儿河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