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郎山

江郎山

简称江山。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江郎山。《寰宇记》卷97江山县:江郎山“山上有五色石, 日照炫曜”。《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江郎山,“《志》云:山高六百寻。一名金纯山,一名须郎山。有三峰, 皆耸秀,俗呼江郎三片石”。


又称金纯山、须郎山。俗称江郎三爿石。在浙江省江山市区东南25千米。海拔824米。峰顶有三石拔地如笋,呈川字形东南向西北排列,高260多米。石呈五色,日照炫耀,为石景一绝。山下有泉,清甘不涸。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泾原路

    北宋康定二年 (1041) 置经略安抚使,治所在渭州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蒲河以西,葫芦河以东,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北,以及宁夏固原、隆德、泾源、西吉等地。元符后辖境扩大。元丰中及宣和后一度

  • 阿兰聊国

    即奄蔡国。东汉时西域国名。在康居西北,即今咸海、里海北部草原。《后汉书·西域传》: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土气温和,多桢松、白草。民俗衣服与康居同”。

  • 采亭桥河

    即古蓝水。今河北玉田县西兰泉河。《清一统志·遵化直隶州一》: 采亭桥河 “源出三乐台山,西流会螺山寺泉,又西南入宝坻县蓟运河。其水清冽,而泥蓝于靛,亦名蓝水”。

  • 安墟

    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清一统志·顺天府三》:安墟,“《旧志》:东安县古安墟,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合符釜山,即此。《县志》:安墟在常道城”。

  • 水陆洲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一统志·长沙府一》:水陆洲“在善化县西橘洲尾。湘水至此,入长沙县界”。即“橘子洲”。

  • 高奴山

    在今陕西延长县北。《方舆纪要》 卷57延长县 “九连山” 条下: “又高奴山,在县北二十里,上有古砦。”

  • 上白溪

    即今浙江宁海县南白溪。《方舆纪要》卷92宁海县:上白溪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天台华顶峰,东北流八十里合大溪, 由双港渡东流入海”。

  • 巴青宗

    又名何巴青。亦作巴庆宗。在今西藏巴青县西北。藏语意为大牦牛帐篷。1960年改设巴青县,驻拉西乡。即“巴庆宗”。

  • 天峨甲

    在今广西天峨县西北向阳镇。《清一统志·泗城府》:天峨甲“在凌云县境。山高林密,蛮僮错居。本朝乾隆四年设县丞驻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西北向阳。清乾隆四年(1739年)设凌云县丞驻此。

  • 长泽县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析山鹿县东部置,为长州大安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隋属朔方郡。唐贞观七年(633)为长州治。后属宥州。宋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