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西县
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县西部析置,治所在四都(今福建长汀县西南四都乡)。以在长汀县(旧为汀州府治)之西而得名。1934年10月废。
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5月由长汀县西部析置,治四都(今福建长汀县汀州镇西南)。以在长汀县西得名。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县西部析置,治所在四都(今福建长汀县西南四都乡)。以在长汀县(旧为汀州府治)之西而得名。1934年10月废。
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5月由长汀县西部析置,治四都(今福建长汀县汀州镇西南)。以在长汀县西得名。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撤销。
金天辅七年(1123)升显州置,治所在山东县,后改名广宁县(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西,黑山以南和医巫闾山、大凌河下游以东地区。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为广宁府路。清康熙三年
在今湖南祁阳县南五里浯溪之东。唐元结有《东崖铭并序》。
明置,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清一统志·肃州》:毛目城“在高台县镇夷城北一百五十里。乾隆元年设县丞驻防,并设把总……(城)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1913年于此置毛目县。
在今河北晋州市西。《汉书·地理志》下曲阳: 应劭曰,“晋荀吴灭鼓,今鼓聚昔阳亭是也”。
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双山子。《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西:双山崖镇,达农安。”
即今河北故城县东北十五里青罕镇。清光绪《故城县志》 卷4: 青罕 “距城十八里”。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原为唐朝宰相裴度的宅园。《旧唐书·裴度传》 载: 度在“东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即指此园。园中有绿野堂及龙泉、晋水等
又名新市。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六里湖堤乡。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 有湖地市。
①即今江西安福县西南洋溪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安福县西路 “田里又十五里至洋溪,即罗塘司”。1934年2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曾在此设洋溪政治局 (县级)。②在今湖北枝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