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门
五代杨吴金陵城西门之一。因地处内秦淮河的出城口,成为控制西水关的要隘,故名。明代改称三山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
区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区西部偏南,三山桥—银都商厦周围一带。水西门,五代杨吴时称龙光门,明初称三山门,清代名水西门。1958年城门拆除。附近有银都商厦、水西门鞋类批发市场等。凤台路、虎踞南路、升(昇)州路、水西门外大街等在此交会,为南京城西南交通咽喉。
五代杨吴金陵城西门之一。因地处内秦淮河的出城口,成为控制西水关的要隘,故名。明代改称三山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
区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区西部偏南,三山桥—银都商厦周围一带。水西门,五代杨吴时称龙光门,明初称三山门,清代名水西门。1958年城门拆除。附近有银都商厦、水西门鞋类批发市场等。凤台路、虎踞南路、升(昇)州路、水西门外大街等在此交会,为南京城西南交通咽喉。
一称北胶河。在今山东省山东半岛西部。源出胶南市北,北流入莱州湾。南有运河与大沽河相通。此即元至元十七年至二十二年 (1280—1285) 间,莱州人姚演建议开凿的胶莱新河。南起胶州 (今山东胶州市)
在今广西凌云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11泗城州:古那村“在州西北,与利州接界。宣德七年,总兵柳溥以泗城与利州争地,议将古那易利州之利甲庄,不果”。
①西汉置,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万全县。三国时废。②明洪武初降宁州置,属南昌府。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弘治十六年(1503)复升为宁州。③1913年改宁州置,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华宁县。因与
春秋齐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管子·小匡》:“筑五鹿、中牟、邺,盖与社丘以卫诸夏之地。”战国属魏。《史记·魏世家》:文侯二十五年(前421),“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水经·浊漳水注》:“
又作黄甫营。明天顺中置,属清水营。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七十里黄甫乡。弘治年间添设关城。《明史· 鞑靼传》: 成化元年 (1465),兀良哈“复渡河,围黄甫川堡”。即此。清设游击驻守。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白屋子。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农村民房。1933年4月红军总政治部从叶坪迁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军委机关报《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在此办公和居住。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
在今广东惠来县南神泉镇附近。《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光华溪 “至县南十五里,合神泉港入海。《志》 云: 港在文昌山之阳,中有大石,潮没而汐见,俗谓之石龟”。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扇子岩下。南宋陆游《入蜀记》: 过扇子峡 “登虾蟆碚,《水品》 所载第四泉是也。虾蟆在山麓临江,头鼻吻颔绝类,而背脊皰处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者。自背上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绿润,泉泠泠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清废。
亦名射姑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寰宇记》卷11晋州临汾县:“石孔山有九孔相通,深不能穷。”《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姑射山”条引《新志》:“姑射山在县西三十五里,即古石孔山也。上有姑射、莲花二洞,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