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打田
即今湖南凤凰县南二十二里水打田乡。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水打田“两面高山,中间羊肠一线,计长二十余里,前后隘口极为紧险”。
集镇名。在湖南省凤凰县城南部。水打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古为通麻阳要隘。因村南水田河昔多山洪,故名。主产稻、甘薯、豆类、油菜籽,并产木材、油桐、油茶、柑橘。附近有煤矿、硫黄矿。有造纸、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厂。设有圩场,为凤凰、麻阳两县边境农副产品和木材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
即今湖南凤凰县南二十二里水打田乡。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水打田“两面高山,中间羊肠一线,计长二十余里,前后隘口极为紧险”。
集镇名。在湖南省凤凰县城南部。水打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古为通麻阳要隘。因村南水田河昔多山洪,故名。主产稻、甘薯、豆类、油菜籽,并产木材、油桐、油茶、柑橘。附近有煤矿、硫黄矿。有造纸、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厂。设有圩场,为凤凰、麻阳两县边境农副产品和木材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曹武镇。《舆地纪胜》卷84郢州: 曹武市 “在京山县东四十五里。旧传魏武征孙权过此”。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竹塞坑“在县南三十里。两山合翠, 高入云汉,行者战惧”。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54耀州:牛耳山“以两山东西分,若牛耳也”。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三十里宁鲁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宁鲁堡“嘉靖二十一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后设市场于北,亦冲要处也”。
一名高店堡。明置,属碾伯千户所。在今青海乐都县西高店乡。明 《西宁卫志》 卷2: 城东九十里有高店堡。清康熙 《碾伯所志》: “所治西南境,七里堡、深沟堡、高店堡。”
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镇跨永宁河两岸。旧属纳溪县,河东为旧纳溪县城,河西旧名通裕场,亦名安富街。清嘉庆《纳溪县志》卷1:“通裕场在县小河西,即古纳溪递运所,俗名所街,知县石峰更名安富街,为泸渝上游
在今山东沂南县东南。《春秋》:宣公九年(前600),“秋,取根牟”。杜注:“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巴润别立镇境内。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因地处定远营(后改名巴彦浩特)南,俗称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
西藏古代族部名。《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载:在象雄地区,其主名叫李聂秀。并记载有李聂秀娶松赞干布之姐妹,于6
金改西京道置,治所在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北,内蒙古多伦,河北赤城以西,乌加河以东地区。蒙古废。金以西京道改置,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山西省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