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水

武水

①即今山东苍山县东南武河。《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南武阳: “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注: “应劭曰: ‘武水所出,南入泗。’”

②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西南。《水经·湘水注》: 武水 “出钟武县西南表山,东流至钟武县故城南,而东北流至重安县注于承水”。

③亦作武溪水,即今湖南临武及广东乐昌、曲江、韶关等市县境之武江,为北江支流。《水经·溱水》: “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东南流右合溱水,乱流东南径临武县西,谓之武溪。” 《舆地纪胜》卷90韶州: 武水 “在曲江县城西二十步。源出桂阳监平阳县界临武冈,流出郴州宜章县下,南流入乐昌县界。古名虎溪,唐改名为武溪。湍泷危峻,南流一百二十里入本县界,合浈水”。

④又名武亭水、杜水。即今陕西永寿县西武申河。《水经·渭水注》 作大横水。源出永寿县西北黑山,南流经乾县西,至武功县入渭。


(1)古称武溪、卢水。沅江支流。在湖南省西部。源出花垣县西南老人山。流经花垣、凤凰、吉首等县市到泸溪县城注入沅江。长145千米,流域面积 3574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万溶江、丹青河、司马河、沱江等。上游多山,河床落差大,富水力资源。建有拦河坝等水利工程。洞底至武溪镇可通航。(2)即“武江”。


猜你喜欢

  • 建窑

    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水吉镇南池中后井村一带。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7: 建窑 “古建州窑也。出宋代,为今之建宁府建阳县,始于建安,后迁建阳,入元犹盛”。此窑创建于唐末五代,盛于两宋及元。发掘面积为1

  • 新洞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新垌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东道路,自城东门外,而谢鸡,而新洞。”

  • 六井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西湖东岸。唐大历间(766—779)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宋《乾道临安志》卷3:白居易“复浚李泌六井, 民赖其汲”。六井为相国井、西井、白龟井、金牛井、方井、小方井,分布在从钱塘门

  • 黄土岸桥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武进县: 黄土岸桥 “在府西南八十里,西蠡河支流西出处。其地南通溧阳市,西接金坛。元置黄土巡司,寻又建桥于此,亦控守处也”。

  • 末鄰河

    即莫勒恩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北之牤牛河,为拉林河支流。

  • ①又名清原。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左传》: 宣公十三年 (前596),“秋,赤狄伐晋,及清”。杜预注: “清,一名清原。”②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左传》:哀公十一年 (前484

  • 羊场长官司

    明初置,属新添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南羊场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属贵定县。后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羊场镇。属新添卫。后废。

  • 大良城

    亦作大良平城。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南宋为广安军治。后改为西宁军治。

  • 沫沟湖

    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1灵璧县 “石湖” 条下: “县境又有沫沟湖,今涸。” 《清一统志·凤阳府一》: 沫沟湖,“相传晋、宋间地陷为湖,每春夏晦暝,水上有城屋之状,见则岁有大水。相近

  • 沈村店

    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北沈村镇。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宣城县:沈村埠“距城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