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旧唐书·地理志》 维州:“(吐蕃)赞普更欲图蜀川,累急攻维州,不下,乃以妇人嫁维州门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内应,城遂陷。吐蕃得之,号无忧城。”《新
指西域,包括今中亚及南亚次大陆在内。为古代中国佛教徒西行求法取经经历之处,汉文佛教著作中多称之为“西天”。
即平州县。川为州之讹。治所在今四川平昌县。
又作昂木仁、阿布林、将阿木凌宗。即章阿布林。治所即今西藏昂仁县。“昂仁”,藏语意为长沟。
亦作蟠羊山。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一说在今呼和浩特市东北。《魏书· 太祖纪》:天赐四年 (407),“五月,北巡,自 参合陂东过蟠羊山”。《太宗纪》: 泰常六年 (421),六月 “北巡,至蟠羊山”。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之高滩河。《舆地纪胜》卷179梁山军: 容溪水,“ 《元和郡县志》: 在忠州之故桂溪县”。《寰宇记》 卷149桂溪县: 容溪水 “在县南三里,西流入垫江 (县) 界”。
即白马山。在今山西盂县东北。《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637)九月,河溢,帝“幸白司马阪以观之’,即此。即“白马山(1)(2)”。
唐置,属羁縻归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属归思州。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废。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五十二里东湖乡。清《乾隆内府舆图》:耒阳县东有东湖铺。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省洋水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熙宁二年 (1069) 改为洋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