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楼厝

楼厝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东北约二里,淡水河南岸。清嘉庆二十年 (1815) 开拓初期,淡水河近在村边,村人皆筑楼屋以防水淹,故名楼厝。


猜你喜欢

  • 河西县

    ①唐武德三年 (620) 析郃阳县置,属西韩州。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乾元三年 (760) 改名夏阳县。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属河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大历五年(770)

  • 柏坊站

    元置,为水站。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北柏坊镇。元置,即今湖南省常宁市东北柏坊。明时改柏坊驿。

  • 芹站

    在今越南北部河北省谅江县境。《明史·安南传》:永乐四年(1406),广西右副将军黄中等,“护(陈)天平入鸡陵关,将至芹站,(胡)��伏兵邀杀天平,中等败还”。《方舆纪要》卷

  • 淮源庙

    一名淮渎庙。或称淮渎祠。初建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二十二里固庙。东汉延熹六年 (163) 移建于今桐柏县城关镇东关。《续汉书·郡国志》 平氏县注引 《荆州记》: “ (大复) 山南有淮源庙。” 《元和志》

  • 夹沟驿

    明洪武初置,即今安徽宿州市北六十里夹沟镇。《方舆纪要》卷21宿州“第城驿”条下:“州北六十里,又有夹沟驿,则北出徐州之道。”即今安徽省宿州市北夹沟。明洪武初置驿丞于此。

  • 隆兴长村

    即今内蒙古五原县治。民国初五原县迁治于此。

  • 大鄣山

    古三天子鄣山主峰。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六十里,南接歙县,东接浙江临安县界,为县境镇山。《山海经·海内南经》:“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郭璞注:“今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三王山,浙江出其边也。”《寰宇记》卷

  • 巴公原

    在今山西晋城市北二十五里巴公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北汉主以中军陈于巴公原”。胡三省注:“巴公镇在晋城东北。”即今山西省泽州县北部巴公镇。《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

  • 萧家溪场

    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萧溪镇。清宣统《广安州新志》 卷9: 萧家溪场 “旧名龙凤,州东北百二十里。地面渠江,北界渠县。近市十里隋唐之冲相寺在焉”。

  • 高桥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朝梁末,徐嗣徽自丹阳至姑孰,陈霸先遣侯安都拒之于此。②在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③在今江苏东海县 (牛山镇) 东北。明、清置巡司于此。④即今江苏盱眙县东高桥乡。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