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岩

梅岩

①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南四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梅岩 “高出众峰,登之可望三江口”。

②在今江西余干县城西藏山之上。《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 藏山 “在余干县治西。虽不甚高,而悬崖峭壁为特胜。上有梅岩,宋赵汝愚读书其下,理宗为书 ‘梅岩’ 二字”。

③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新江镇上坝村。岩洞旁有古屋墙基遗迹,是宋代翁源县籍进士梅鼎臣世居。


在广东省翁源县新江上坝。为宋进士梅鼎臣及其子梅佐的世居所在,故名。由3个岩洞并列而成。入洞后迂回前进,可抵达一个高10余米、宽1000多米的“洞厅”。厅顶呈圆拱形,几条天然钟乳石均匀吊立,犹似凌空擎柱,将圆顶托住。洞内有各种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树、石花以及石桌椅等景物。在3个洞口汇合的地方,有宽约3米的地下溪流,水流在离中洞入口60米处突然消失,复在下洞出现,蔚为奇观。


猜你喜欢

  • 牛头门

    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牛头尾。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巡司于此。清为牛头门镇。

  • 通泉县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通井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大业初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大历二年 (767) 属遂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废入射洪县。②元至元十

  • 张仪楼

    又名百尺楼、宣明楼、白菟楼。战国秦建,为成都城少城西门楼。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元和志》卷31成都县:“州城,秦惠王二十七年张仪所筑。……城西南楼百有余尺,名张仪楼,临山瞰江,蜀中近望之佳处也。”

  • 思邛水

    一名思印江。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印江河。《方舆纪要》 卷122印江县: 思印江“源出朗溪司北,流入水德江”。《清史稿·地理志》印江县: “思邛江自松桃入,折北流,合一小水入安化 (今思南),

  • 渤泥国

    亦作勃泥或浡尼。即今加里曼丹岛。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国王麻那惹加那曾率家属来中国访问,1408年到南京,旋即病死。遵照国王的遗嘱,明王朝以王礼葬于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

  • 东海峪遗址

    在今山东日照市石臼所南八里东海峪村西。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末期和龙山文化早期遗址。面积3.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有黑蛋壳陶杯、陶鼎、石刀等。从其墓葬和文化堆积可以明显看出为大汶口文化晚期向龙山文化早期

  • 小亚齐国

    一译孙支。故地可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岸的新支尔一带。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 沱水

    亦作沱江。《禹贡》 荆、梁二州皆有 “沱”。《汉书·地理志》 作 “江沱”。《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作 “沱水”。梁州沱水有二: 《汉书·地理志》 蜀郡郫县: “ 《禹贡》 江沱在西,东入大江;”

  • 南川营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北南川河畔。一说在湟中县西南。《清一统地·西宁府二》: 南川营 “在西宁县南五十里。旧名伏羌堡,明嘉靖十四年筑城,周三里有奇,南去暗门边墙三十里。本朝初设守备,今改都司”。又称伏羌堡。

  • 花园角二号

    在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至军官教育团旧址之间。是“八一”南昌起义时周恩来、朱德的旧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有前后两进。1927年春,朱德在南昌创办军官教育团,并担任南昌公安局局长。为便于开展革命活动,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