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茂山
亦名柏庙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玉女山” 条下: “州东北八十里又有柏茂山。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
亦名柏庙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方舆纪要》 卷67简州 “玉女山” 条下: “州东北八十里又有柏茂山。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
在今宁夏银川市东。《方舆纪要》 卷62宁夏镇: 高台 “在镇东十五里。地势崇高,登眺极山河之伟观。赵元昊尝建寺于此”。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黄平府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为黄平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
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小淮水“在县东六十里。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入芜湖县界,会于石硊渡,为鲁港之上源”。
元置,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
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因位于瑚佈图河(亦作三岔河)汇入绥芬河处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此置绥芬河厅。(1)地区名。在天津市南开、红桥、河北三区交会处,金钢桥附近。北运河、南
西晋永嘉末置,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城。北魏属永安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平寇县。古县名。西晋永嘉年间置,治今山西省静乐县。属新兴郡。北魏初属永安郡,后废。《魏书·地形志》永安郡平寇县:“(太平)真
即西林穆丹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结雅河(精奇里江)支流谢列姆扎河。《清高宗实录》卷743: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癸亥,黑龙江将军富僧阿等奏:“往探西里木第河源之协领伟保称: 自黑龙江省经精奇哩江入
全称为齐克铁路昂榆支线。自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南榆树屯至昂昂溪。长16.4公里。1929年修筑。今称齐昂线。
①在今安徽郎溪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广德州》:石佛岭“在建平县南七十里。上有三石,高二丈许,形如佛”。“石佛撑云”为县境胜景之一。②在今浙江松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4松阳县:石佛岭“在县东南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