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家沟镇
即今辽宁法库县东北三十里柏家沟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开原县图: 西南有柏家沟。
在辽宁省法库县东北部。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柏家沟,人口 5900。镇区附近沟内生长白蒿,得名白蒿沟,后讹为柏家沟。1956年设柏家沟乡,1958年改满天红公社,后改柏家沟公社。1984年复乡,1990年置镇。辽河经此。主产玉米、高粱等。矿产有煤。有建材、冶炼、制砖等厂。昌法公路经此。
即今辽宁法库县东北三十里柏家沟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开原县图: 西南有柏家沟。
在辽宁省法库县东北部。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柏家沟,人口 5900。镇区附近沟内生长白蒿,得名白蒿沟,后讹为柏家沟。1956年设柏家沟乡,1958年改满天红公社,后改柏家沟公社。1984年复乡,1990年置镇。辽河经此。主产玉米、高粱等。矿产有煤。有建材、冶炼、制砖等厂。昌法公路经此。
商周古国, 姜姓。 在今山东莒县东北。 殷墟甲骨文中有 “在” ( 《甲骨文合集》 36956)、 “侯” ( 《甲骨文合集》 36416、36525)。商代铜器有“&
清置,属舒兰县。即今吉林舒兰市东南小城镇。《清史稿·地理志》 舒兰县:官商路,“东南小城子镇达额穆”。(1)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北部、坤都河两岸。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城子,
又名端溪山。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与高要市及新兴县交界之老香山。《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老香山“在废平兴县西一里。周回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高明县:老香山在“县(治今明城镇)西北六十里。高七百
亦作广鹿岛。即今辽宁长海县西南广鹿岛。清康熙《皇舆全览图》盛京全图:金州城东大海中有光禄岛。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4:“光禄岛当里长山列岛之西, 由东北至西南,长六海里。”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1957年以来其地发现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时代早期齐家文化遗址。在发掘700平方米内有半地穴式房屋、墓葬、窑穴、石器、玉器、红铜器等。
①西晋置,属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南朝宋改置阙西县。②南朝宋置,属南义阳郡。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南齐以后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属义阳郡。南朝宋改作阙西县。
亦作班城、班里城、巴里黑、把力黑、板勒纥、必里罕。即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太祖纪》: 十六年 (1222),“秋,帝攻班勒纥等城”。后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东。明初置巡司于此。洪武中裁。在今江西省安仁县东。明置巡检司于此。
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文帝元年(前179)封宋昌为壮武侯。后为县,东汉初省。安帝时复置,属北海国。西晋初属城阳郡,后改属高密郡。南朝宋省。古县名。西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封宋
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二十四里栲栳山北麓。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创烧于东汉,盛于唐、五代,延至宋代。唐代时瓷器品种丰富,造型优美,釉色晶莹青翠。至唐晚期开始生产贡瓷,是我国最早生产宫廷用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