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水
即今湖北钟祥市北长寿河。《水经· 沔水注》: 枝水 “出大洪山而西南流,径襄阳鄀县界西南,径湫城东南,左注敖水”。
即今湖北钟祥市北长寿河。《水经· 沔水注》: 枝水 “出大洪山而西南流,径襄阳鄀县界西南,径湫城东南,左注敖水”。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南。鸿嘉元年(前20)封高密顷王子尝为安丘侯,即此。东汉废。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南。属北海郡。东汉废。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5临高县:那盆山“脉自五指山北来,至此特起一峰,高耸而圆,若覆盆然”。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三十里湖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亦名滃溪,泷头水。即今广东翁源、英德二县市境之翁溪。《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泷头水在 “县南十里。源出翁源县之翁山,经象冈流至此,亦谓之翁源水,与泷水合。泷水即武水之别名。浈水合于武水,故兼有
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叶尔羌河北岸伊力克一带。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八札塔拉)九十里至苏合外提与星峡阿格嘴会。九十里至陂里勒克一带,草盛薪足。”
在今河南安阳县城西南五十里宝山。灵泉寺始建于东魏,初名宝山寺。隋文帝赐名为灵泉寺。石窟规模不大,共有两个洞窟和二百零九个摩崖小龛,分布于东面岚峰山和西面宝山一带。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西坡,俗称道凭石堂,
在今江西乐平市北。《方舆纪要》 卷85乐平县: 炼铜山 “在县北六十里。唐置场冶铜山下,以供永平岁铸。后开凿无度,山倾,其水发为河”。古山名。在今江西省乐平县北。产铜,唐时曾置冶场炼铜于此,故名。
即大阳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晋书·姚泓载记》: 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北伐,晋师至成皋,逼洛阳。后秦姚泓派军援洛阳,又遣姚懿 “南屯陕津为之声援”。即此。即“茅津”。
①三国吴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三十八里大坡镇城村。西晋太康元年 (280)改为宁新县。②三国吴析耒阳县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三洞口。隋属衡山郡。唐属衡州,神龙二年 (7
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1永州府零陵县:永水“源出府西南百里之永山,东北流入湘江。州以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