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楼港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望楼河口望楼港。明正德 《琼台志》 卷6崖州: 望楼港 “在州(治今崖城镇) 西八十里。水自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
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九所镇。人口1300。因处望楼河入海处东侧,故名。农业以浅海捕捞为主,盛产墨鱼、红鱼、马鲛鱼、对虾。有公路通镇驻地。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望楼河口望楼港。明正德 《琼台志》 卷6崖州: 望楼港 “在州(治今崖城镇) 西八十里。水自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
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九所镇。人口1300。因处望楼河入海处东侧,故名。农业以浅海捕捞为主,盛产墨鱼、红鱼、马鲛鱼、对虾。有公路通镇驻地。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平利县有女娲山。《舆地纪胜》卷189金州:女娲山“《皇朝郡县志》:在平利县东。有祠曰女娲圣后”。
即氶水。今山东枣庄市南峄城大沙河。《寰宇记》 卷23沂州氶县: “承治水出县西北六十里方山之东,王莽改氶县为承治,故水有此名。”
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南太河乡。1939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太河惨案,杀害八路军官兵十余人。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86隆庆府:龙岩“在剑门县西一里。洞穴可坐百许人。《雪斋小说》云:王建为盗, 朝廷捕之, 急匿于剑门巨石穴中”。《方舆纪要》卷68剑州:龙岩“在州治西。又州北七十里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本明下洞长官司, 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设巡司。后移巡司于古丈坪。
南宋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7: 峨眉县七寨有 “泾口寨”。
清置,属双阳县。即今吉林双阳县西北奢岭乡。《清史稿·地理志》 双阳县官商路: “北:奢岭口达长春。”
明代台湾有小东岛之名。嘉靖年间曾出使日本的郑若曾撰写的《日本一鉴·桴海图经》 内载《万里长歌》云: “或自梅花东山麓,鸡笼上开钓鱼目。”原注云:“梅花,所名,约去永宁八十里。 自所东山外,用乙辰缝针,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明置,属广宁后屯卫。即今辽宁义县西南四十里大定堡满族乡。明《辽东志》卷3:大定堡“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堡东刘温屯可屯兵,十方寺可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