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镇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昭德县置,属滏阳县。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昭德县置,即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属滏阳县。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昭德县置,属滏阳县。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峰峰矿区临水镇。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昭德县置,即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临水。属滏阳县。
一名柳边堰。在今陕西勉县东南。《宋史·河渠志五》:“兴元府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祐中,提举常平史炤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户口凋疏,堰事荒废,累曾修葺,旋即决坏。乾道七年
清初设施溪漾头关,后置漾头长官司。即今贵州铜仁市东漾头镇。“漾头” 系苗语音译,意为汉人寨。
清初改散毛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雍正十三年 (1735) 置来凤县。清初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为来凤县。
在今甘肃永登县西。《水经·河水注》:逆水(今庄浪河)“东南流,径街亭城南。又东南,径阳非亭北。又东南径广武城西”。《晋书·苻坚载记》:东晋太元元年(376),苻坚灭前凉之役,苟苌与梁熙等攻陷缠缩城,前
即今陕西华阴市西南瓮岔铺。清《乾隆内府舆图》: 华阴县西南有瓮岔镇。
①南朝梁改北梁州置,治所在西城县 (今陕西安康市西北四里汉水北岸)。西魏废帝元年(552) 改置东梁州。②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置,与北巴州同置一处,称南梁、北巴州。治所在北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
南宋咸淳三年(1267)前置,属华亭县。在今上海市旧城区内。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升为上海县。古镇名。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置,治今上海市区。咸淳三年(1292年)废。
在今广东连州市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1连州: 冠峰 “高耸冠于群山。或曰以山形如冠也”。
明置,属榆林卫。即今陕西吴旗县东北宁塞城。《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引《旧志》曰:“宁塞营,在延安府保安县北百八十里。旧名兀剌城,正统三年,改筑宁塞城,设军备御。”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陆良县西。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东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属益州郡。东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