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山埭

方山埭

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方山南秦淮河上。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三国吴赤乌八年(245),使陈勋“于方山南截淮立埭,号曰方山埭”。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遣校尉陈勋屯田,于方山南截淮(今秦淮河)立埭,号方山埭。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方山西秦淮河上。六朝时,为都城建康东南水上交通冲要。《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年),随王诞讨太子勋,遣刘季之与顾彬之向建康,“勋于是缘淮树栅以自守,又决破冈、方山埭以绝东军”。


猜你喜欢

  • 卑犹山

    亦名徐杭山、徐侯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 《清一统志·苏州府》: 夫差墓“在长洲县西北卑犹山”。即“秦余杭山”。

  • 都骑墟

    即今广东云浮市东北都骑镇。清置汛。

  • 八里河

    在今安徽颍上县城南八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八里河“其上流曰东西二柳沟。自阜阳县界流入,又东南入淮”。

  • 安静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弘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至德元年(756)改为保静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弘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至德元载(756年)

  • 会仙岩

    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北。《清一统志·邵武府》:会仙岩“在光泽县北四十里。高二千余丈。岩口有石穴,中深而方,清泉常满。俗名石斗岩。后涧泉出自穴中,高数丈, 名曰水漈”。《方舆纪要》作“令仙岩”,或误。②在今

  • 吉多铺

    即今湖南花垣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旧为永绥厅治。光绪《湖南通志》卷1永绥厅图:西南有吉多铺。

  • 主隈水

    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南嘉荫河。源出小兴安岭东,东流入黑龙江。《金史·世纪》:穆宗“令主隈、秃答两水之民阳为阻绝鹰路,复使鳖古德部节度使言于辽,……辽不知其为穆宗谋也,信之”。即此。

  • 象县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象郡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南。大业初属始安郡。唐贞观八年 (634) 属柳州,龙朔三年(663)废。乾封二年 (667) 复置,移治今柳州市东北。北宋嘉祐

  • 白海子

    ①即察罕脑儿。今河北沽源县北囫囵诺尔。金代称白泺,元代称白海、察罕脑儿。金世宗建避暑宫景明宫、元世祖建察罕脑儿行宫(又称白海行宫)于其地。②蒙古名插汉脑儿,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诺尔(又作库尔查干诺尔

  • 大湖镇

    ①俗呼大湖江。即今江西赣县北湖江乡。清时有巡检驻防。②即今福建闽侯县北大湖乡。清时侯官县丞驻此。民国置县佐。(1)在福建省永安市北部、益溪两岸。面积248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湖,人口